“山西省煤炭试点的六项任务反映了煤炭工业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问题。安监部门要积极配合、推动山西煤炭试点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日前在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时对安监部门提出了这一要求。
按照山西煤炭试点措施,今后煤矿准入标准将大为提高,新建矿井年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60万吨,整合井工矿不得低于30万吨。
李毅中说,造成目前重点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浅层次因素,也有深层次矛盾;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紧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历史性、深层次问题。而山西煤炭试点有助于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本、政策治本。
据了解,目前在山西省开展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主要任务有六项:一是加强煤炭行业管理。落实行业管理职能部门,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对煤炭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强煤炭行业规划管理;提高煤矿准入标准,新建矿井年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60万吨,整合井工矿不得低于30万吨,回采率不低于国家规定。矿级经营管理人员必须由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者担任。
二是完善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煤矿招工必须到当地劳动部门办理招用工登记备案手续,进行就业前培训,特殊工种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必须按定员组织生产,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
三是深化煤炭企业改革。分离煤矿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加快中小型煤矿股份制改革,整合煤炭资源;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办法,足额核算安全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劳动力成本、转产成本等,逐步使煤炭开采外部成本内在化。
四是促进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和合理开发。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新设立的煤炭资源矿业权,均以市场竞争方式有偿出让;合理分配和使用矿业权出让收益,地方留用80%。
五是加强产煤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立煤炭开采综合补偿机制。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由企业支配;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由地方政府使用。
六是加快煤炭转产和产煤地区经济转型。做好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企业建立煤矿转产发展基金,做好煤矿企业转产职工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产煤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记者 瞿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