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科院院长表示西北地区节水首先应调整农业结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记者董峻)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6月1日在一次有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高层研讨会上表示,在西北地区节水措施中,应当首先研究调整农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钱正英提供了一组数据: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亿多亩,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

    据钱正英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的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牧业的低投入——灌区老化,水资源粮食生产效率仅为每立方米0.58公斤,粮食实播面积亩产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一半。草地年均亩投入只有两三分钱,目前草地生产力比上世纪50年代下降了三分之一到一半。

    钱正英提出,应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牧加(工)的复合结构;改变农区与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变超载过牧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

    她还提出了近期目标:在农业用水不增加并逐步减少、耕地和灌溉面积总体上不增加、草原生态逐步恢复改善的条件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和加工业比重,使农牧业总产值逐步增长,农牧民生活逐步提高,贫困地区逐步脱贫致富。(完)

 
 
 相关链接
· 湖南省投入4亿打造农业产业链 重点扶持“龙头”
· 江苏省将安排8000万元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
· 全国收获小麦4100万亩 主产省机收水平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