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福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005年底专利授权3.7万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1日   来源:人民日报

    “由于成功转化一项技术,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跃居世界同行前列。”正准备参加6月18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的福建三祥冶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鹏说。三祥公司在福州大学材料研究所的指导下,成功转化了“单晶电熔铝晶粒控制技术”,其产品的有效晶粒比率由原先的72.5%提高到80.4%,控制比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同类产品第三大生产企业;三祥公司3年开发出了30多种新产品。

    用市场化的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福建逐步找到了适合自身自主创新的“金钥匙”。

    福建科技资源少,人才与科研机构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低。科技创新需要一个连接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纽带。2003年,福建创办以科研项目成果交易为主要内容的交易会,打破地域、所有制的限制,让科研机构与企业面对面,建立起成果转化的“直通车”。据省发改委统计,前3届交易会累计推出国内外各种项目成果2万多个、企业技术难题2200多个。

    为保障对接项目迅速转化,福建省规定:个人、企业、院校等持有的被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成果对接成功后,均有机会得到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省财政设立了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从2003年11月到现在已安排8批资金扶持项目,共安排项目642项,累计安排资金2.11亿元,累计带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

    政府搭“舞台”,企业唱“主角”。2004年以来,福建省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投入每年达66亿元以上,占当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的77%强。全省累计有4500多家企业与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高科技型的民营企业,更是异军突起,总量占到全省811家高新技术企业的80%以上。

    成果转化机制增强了福建科技创新能力,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到目前,福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600多件。截至2005年底,全省专利授权总数达37432件,位居全国第八位。(记者蔡小伟、赵鹏)  

 
 
 相关链接
· 走自主创新之路 福建民营企业注重发展品牌经济
· 福建长乐市创新招商方式3年吸引民间投资近1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