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浦东的居民想了解新区政府的任何信息,只要到就近的乡镇街道申请即可。
浦东所有委办局、乡镇街道及独立承担管理职能事业单位的任何窗口,今后都将接受公众的任何信息需求的申请。这种政府信息公开“一体化”的互动服务机制,是上海浦东新区正在进行的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
打破条块分割,整合行政资源,逐步形成“多个机构、一个政府”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新模式,正是浦东这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建设项目及企业“一口受理、并联审批”,还是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都体现了浦东转变政府职能的决心与行动。经过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区保留的审批事项将从最初的724项缩减为244项,减少66%。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浦东十余年的改革历程显示,目前改革需要涉入“深水区”,突破深层次结构性和体制性难点和关键环节,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良好体制环境。去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此为契机,浦东新区政府进一步探索进行“自我革命”,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
将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相协调,建立覆盖全区的六大功能区域,探索“职能互补、条块整合”的行政体制改革,是浦东力推城乡一体、联动发展的大胆探索。而各功能区也分别根据自身实际,寻求深化行政改革的突破点。如陆家嘴功能区独树一帜,准备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服务过程,打造高效的服务团队。
浦东还出台了行政效能评估、行政效能投诉、行政首长问责、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四项制度,并将于7月起实施。同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成立了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六个功能区域的城管执法大队,进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此外,浦东还要进行财政绩效预算改革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并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大力发展行业协会,以加快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
在“自我革命”的同时,浦东还成为了国家各部委及全市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监察部的依法监察试点、科技部的科技综合改革试点,都在浦东率先进行。中纪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也都陆续启动了在浦东的改革试点。而这片试验田的改革成果,正是为上海和全国改革积累经验、予以示范。如去年10月在浦东推出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方式改革九条措施,经过半年多的试点,目前不仅得到深化,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对试点内容加以推广,拓展到全国范围。(记者 孙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