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6月22日电(记者周芙蓉)“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效益。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22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科技扶贫(南方草地畜牧业)现场会”上说,“十一五”期间,扶贫部门将科技扶贫与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农民培训三项重点扶贫工作相结合,加大财政扶贫资金、低息贷款向科技扶贫项目倾斜力度。
刘坚说,只有充分利用科技新成果,才能实现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才能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实现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十一五”期间,扶贫部门将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6个片区,自然条件迥异,适宜发展的产业各有特色,各地在实施科技扶贫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刘坚指出,当前各地要结合地区实际,加强科技扶贫工作的战略研究,鼓励和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通过兼职、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服务。要确保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增加投入,抓一批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示范户。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科技扶贫的运行机制,建立贫困群体瞄准机制、扶贫资金效益扩大机制、激励机制等,通过机制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科技扶贫,提高扶贫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中央财政设立科技扶贫专项资金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科技扶贫资金近10亿元,加上各地配套投入,已达到约20亿元,支持了大小近3000个项目,覆盖和辐射带动了6000万贫困人口,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