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7月13日电(记者杨守勇)河北省财政部门关注改善不同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全省仅去年就有130多万城乡特困群众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
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近日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2005年财政收支决算工作时说,河北去年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低保”政策。全年发放城市“低保”资金5.2亿元,保障了81.1万城镇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省162个县(区)全部建立起农村低保制度,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6812万元,当年54.2万农村特困群众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全省基本养老金实现按时发放,并补发了历史拖欠8.4亿元,惠及企业离退休人员19万人,基本解决了全省参加统筹企业拖欠养老金的问题;一般预算就业补助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补助支出11.6亿元,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当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26万人,并保障了9.6万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据介绍,河北省去年下大力解决县乡公教人员的工资发放困难。全年省下达市县增资转移支付55.1亿元,较好地解决了县乡公教人员的工资发放问题,各县不仅实现了按实际执行标准不欠发,工资性收入水平还由2002年底的每人月均810元提高到2005年底的1184元,基本扭转了多年来县乡公教人员工资发放困难的局面。
齐守印说,河北去年还千方百计做好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全省下拨救灾补助资金1.3亿元,救济灾区群众51万人,基本保障了灾区群众冬令、春荒期间的基本口粮和冬季取暖;安排3270万元启动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省共救助18.2万人,发放医疗救助金2951万元,大大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拨付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扶持经费以及危房改造资金1.7亿元,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