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东规范医疗行业收费对医疗服务价格“动手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

    日前,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和调整方案公布。根据新方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定价形式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共调整了313个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其中222个降价项目绝大部分是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项目,提价的项目基本上是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据测算,总体下调金额为2.85亿元。

    广东省物价局副局长林林说,政府指导价设定一个最高价格标准,非营利性医院可以在这一上限基础上调整价格,具体的下浮幅度不设限。这有利于医疗机构通过压缩医疗服务成本,开展价格竞争,达到分流病人的目的。

    中央、军队、武警、省属驻穗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在今年10月1日前执行调整后的价格,省内其他地方医疗机构在2007年1月1日前执行。

    广东省宣布的这项方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赞同,也有人担忧这能解决群众关于看病贵的抱怨、能调动医生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吗?

    政府举措 “三降一升”调整费用

    广东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处长陈祝生说,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方案主要从四个方面调整费用,所谓“三降一升”:降低大型设备仪器的检查费用,降低一次性医疗耗材费用,手术价格打包防止分解收费,提升医务人员服务费用。

    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项目降了价,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则涨了价,这是此次方案的显著特点。例如B超常规检查,单个收费从63元降到40元;CT平扫从781元降低到350元;磁共振平扫从1162元降到500元。与此同时,主任医师门诊费升了2元,特级护理由24小时收费80元,调整为168元。

    新的指导价格将单个手术的价格打包,设定最高限价,防止医院将手术分解乱收费。同时,手术项目中所用低值医用耗材如消毒药品、冲洗盐水等,均要求列入手术成本,不允许另行收费。

    对于一次性医用消耗材料等,凡没有明确规定的,不得另加收任何费用。可另外收费的,按医疗机构实际购进价格加规定差率计收,最高不超过800元。如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3.8万元的人工关节按以往规定要加收15%费用,但按照新的价格管理,只能加收800元,患者节省近5000元。

    医院担心 服务水平可能下降

    对于此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受访医院都表示坚决执行,但一些医院也有担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某部门负责人说,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案规定8000元,而据了解,使用进口材料,一般都得8万到10万元。规定了最高价,就算病人要求采用进口材料或是更先进的诊疗技术,医院也可能考虑到成本而不用,这可能不利于医院开展多层次服务。

    “在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医院可能会使用低价的材料,例如缝合线,好线63.25元一条,为降低成本就只能使用5元一条的。后者的吸收效果没有前者好。”广东某医院一名产科护士长担心,手术价格打包会不会逼医院“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影响到医疗质量?

    广东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负责人指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不光是医院的责任,也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单纯地降价,压力落到医院的头上。在当前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院生存发展的压力更大,如果没钱更新设备和技术,服务水平可能会下降。

    群众看法 是否真能剥掉虚高部分

    针对此次降价,曾从医多年的市民张先生说,广东抓住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热点问题,而且主要降低大型设备仪器的检查费用、一次性医疗耗材费用以及手术价格打包防止分解收费,抓住了根本问题,能够规范整个医疗行业的收费,促进医疗服务。

    但他担心,降价能不能真的落到实处,由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医院就可能选用指导最高价;另外,现有的定价是不是真的剥掉了医疗费用中的虚高部分,对普通市民来说,还是未知数。

    市民周先生则代表了另外一部分人的看法。他认为,此次主要是降低大型设备仪器的检查费用,而得大病、需要大检查的人毕竟不是很多,受惠的只是少数人,实际意义并不大,因此,更应该降低基础医疗费用。此外,虽然总体下调金额为2.85亿元,但按照全省1000万人次就诊情况来说,每人每次可以降低28.5元,这对于现在一些医院看个感冒动辄几百元来说,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看病还是贵。

    专家观点 有利于缓解“看病贵”

    此前社会较为关注降低药品价格,对医疗服务价格重视不足。因此,专家对此次广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其中的“三降”对解决“看病贵”问题与降低药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一升”则是对长期以来医务人员服务费用偏低的合理回归。

    “总体比较满意”,广东省中医院医院管理研究室主任叶煜荣说,此次调整价格313个项目,调低222项大型检查设备的检查、检验项目,调高91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既体现了对医务人员劳动的认同,也遏制了滥用大型设备检查的行为,有利于缓解“看病贵”。

    叶煜荣强调,只有降低检查费才能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的“活劳动”。因为从经济学角度讲,检查设备只是物化劳动,属于“死劳动”,而设备要靠人来操作,要依靠医务人员的智慧和知识。

    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胡正路认为,此次广东省调整方案,从政府行为变成市场行为,具有重大意义。政府指导价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最高限价、最低限价以及基本价加一定的上下浮动额度。此次广东省选取的是第一种,这样医疗机构就拥有一定的价格自主权,可以在最高限价标准下,开展价格竞争,有利于降低患者费用。  (记者 贺林平 张乐人)

 
 
 相关链接
· 甘肃省民委等联合组织医疗服务团奔赴民族地区
· 河南省卫生厅从省内各地聘请18名医疗服务监督员
· 广东省23日出台《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和调整方案》
· 广东中山将廉价医疗服务纳入医疗机构年终考核
· 内蒙古自治区将定期公示各医院医疗服务综合指标
· 医疗服务到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