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加快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张建平)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9日召开的“今日中国论坛·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上发言时作上述表示。

    唐双宁说,与城市金融改革发展相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在改革进度、资金投入、网点覆盖、业务发展、风险程度、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经营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按照产权股份化的方向,经国家扶持、自身重组,将中国农业银行改造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功能扩大化方向,改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增强支农服务功能;按照经营现代化方向,改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用5年至10年时间分期分批过渡为现代金融企业;按照机构企业化方向,改革邮政储蓄机构,组建邮政储蓄银行。

    唐双宁认为,在农村设有网点的银行业机构,应按一定比例将农村地区存款返回农村。农业银行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更多关注和支持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有效需求,提高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努力搞好搞活小企业融资。

    在谈到政策性银行时,唐双宁说,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前提下,要逐步将信贷投向农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农业发展银行可按照分业经营、分账核算、分别考核的原则,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和资金来源,增加对贫困县的信贷投放。国家开发银行要改善服务质量,创新业务品种,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中国进出口银行要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唐双宁说,可考虑发行支农特别国债或特别政策性金融债,按商业原则运作,将所筹资金投向农村。(完)

 
 
 相关链接
· 央行研究局副局长表示农村金融要让服务进村入户
· 推进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
· 人民银行强调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支持“三农”发展
·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刻不容缓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 河北银行系统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