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8月,正当全国各地频频发出高温警报的时候,62岁的山东省日照市退休教师王才厚却在海滨公园悠闲地散步。没有工业污染的历史包袱、临海而建的地缘优势、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日照的环境得到了较好维护。从2000年至今,接连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等称号。
然而,日照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感受到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经过充分的考察和论证,日照确定了依托地缘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规划。在新建项目的审批上,严把环保关,凡是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一律拒批。“我们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坚持‘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制度。近两年拒批投资过千万元的重污染项目70多个,依法关停非法建设项目和污染较重、治理效果较差的企业37个。”日照市环保局局长刘玉海对记者表示。
对于一些污染较重的企业,日照采取的方法是内引外联,利用一切机会加强环保改造和建设。如日照森博浆纸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日照的污染大户。在引进外资后,企业前后共投入了4.3亿元用于环保建设,各项指标已经比国家标准超前10年。
据介绍,日照还提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在园区内部企业之间构筑循环链,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此外,日照还强化了领导和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体系。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循环型社会。”日照市市委书记李兆前表示。(记者李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