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西贵港农民种地不下田 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14日   来源: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夏秋时节,记者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农村的田间地头采访,耳闻目睹了许多有趣的新鲜事,真切地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日新月异的新生活。

    农民种地不下田

    “铁牛耕作实在好,省力省钱效益高”。如今正是农民晚造抢插的辛苦劳作季节,但在港北区大圩镇仁心村,许多农民却悠闲地站在田埂边上袖手旁观动口不动手,稻田里一台台现代化插秧机在来回穿梭,转眼功夫,田里就插满了整齐划一的秧苗。和传统的人工插秧相比,效率足足提高了50倍。

    为了解放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今年贵港市委、市政府大胆试吃“螃蟹”,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投入资金重点扶持一批农机大户引进自动播种育秧生产线、插秧机和水稻联合收割机等,在港北区大圩镇建起了广西第一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

    这个新生事物刚在贵港农村面世,就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烈追捧。农民们精明地计算过:种水稻交给农机大户代理播种、育秧、插秧,每亩要比传统种法节约成本近30元。而且自己脚不沾泥不流汗,自家的田就插完了,怎么算都划算!

    目前贵港已计划继续加大投入,建立起全市性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条龙服务组织,实现播种、育秧、插秧、施肥、病虫防治、收割全过程机械化。届时,农民只要打个电话预订这一造种什么、种多少,交好定金即可,其他的事情全部由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公司负责。在农机大户的示范带动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犁田、插秧、收获和脱粒等需要辛苦劳作的传统耕作方式在贵港将成为历史。

    庄稼施肥靠处方

    “过去只听说过人看病要开处方,想不到现在种地也要拿处方。”港北区庆丰镇鄱岭村村民潘巨广去年第一次接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时还心存疑虑,如今他已成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户,并且对这项新技术着了迷。他逢人就宣传:“去年我家种植的4亩大肉芥菜按着‘处方’缺啥补啥,每亩节约肥料成本40多元,亩产增产2000多公斤,足足比过去多赚了4000多元!”目前,在港北区像潘巨广这样种地讲科学、施肥靠处方的时髦农民已越来越多。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港北区党委、政府把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作为改善土壤养分、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样板点、示范户的形式,大力推广农作物种植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新兴实用技术,既克服了过去农民给庄稼乱施“冤枉肥”的现象,减少了投资成本,又使农田亩产量有了明显增长。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区农业部门培训农民13万多人(次),为当地群众开出的水稻、甘蔗、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测土配方近百条,推广面积近10万亩,仅仅这一项技术,一年至少可为当地农民节支增收800万元。

    扁担水桶都下岗

    “过去打水挑水累断腰,如今伸手就来乐逍遥”。自从去年家里通上了自来水,港北区港城镇蓝田村的刘大嫂越发感觉出生活的轻松与幸福,曾经常年累月“压迫”她的扁担水桶终于可以丢弃不用,多年前从娘家“陪嫁”来的洗衣机也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如今烧水做饭、洗衣洗澡也变成了轻松舒服事。得益于农村饮水工程,目前蓝田村5000多壮族群众免了打水挑水之苦,村民们用来挑水的扁担水桶集体下了岗。

    改革开放以来,港北区广大农村生产发展,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面对新情况,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财政出一点、各部门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经济能人赞助一点”等渠道筹资,加强农村饮水用水工程建设。目前,该区90%以上的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用上清甜、卫生的“放心水”。“放心水”极大地解放了当初束缚在打水挑水等繁重劳动上的农村劳动力,密切了党群关系,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柴刀生锈无用场

    “无柴无煤心不慌,沼气一点饭菜香”。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古龙村东安屯潘大伯自从家里建起了沼气池之后,伴随他多年的砍柴大刀提前退休,现在被丢弃在角落里长满了“铁锈”。

    如今,在古龙村东安屯家家户户的柴刀都用不上。近年来,贵港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沼气池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来抓,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仅港北区就多渠道筹集资金300多万元,扶持辖区依山而居的各乡村建成3385座沼气池,每年有1万多亩山林免遭“刀光之灾”。昔日许多“穷山恶水”的山区,如今果树成林,鸟语花香。沼气池每年为当地农民节省煤气费170多万元,使当地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农民由衷地感叹:“没建沼气池之前,煮饭炒菜都是烧茅草杂柴,火烟熏得到处黑。而且,屋外圈养猪牛等家畜,处处闻臭气。现在,家畜粪便都直接排进沼气池,村里的环境卫生好多啦!”江口村石鼓岭屯家家建设沼气池,大力推广“沼气+高产农业+果树+养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既保“绿水青山”又出“金山银山”,全屯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提高到3000多元。 

 
 
 相关链接
· 全国工商系统采取多项措施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 山东省鼓励广大农村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 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要防"一哄而起""一哄而落"
· 农业部以七项活动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