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农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沼气链促进农民增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0日   来源: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标准化猪圈里养了130多头猪,猪粪便流入两口沼气池,生产的沼气用来烧饭、点灯,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作4亩瓜篓、3亩茶叶、1亩桑园的肥料……这是安徽岳西县和平乡和平村种养大户储银九家的“循环经济”。

    和平村有340多户,目前85%以上建了沼气池,按照“畜—沼—桑”、“畜—沼—茶”等模式,全村发展400多亩桑园,300多养蚕户,新建和改造茶园400多亩,仅蚕桑和茶叶两项,户均年收入近5000元。

    温泉镇罗城村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养蚕。近年来,该村走上了“蚕—沼—桑”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200多个养蚕户家家有沼气池,将蚕粪、残桑叶倒入其中密封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烧饭、点灯和蚕室点灯防鼠,沼渣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还可以用于桑园追肥去虫杀菌。

    截至去年底,岳西正在使用的沼气池达1.08万口,今年已建和正在建设的沼气池有1095口。该县通过“一气”带“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带“五业”(农林牧副渔)的方式,有效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箫寒)

 
 
 相关链接
· 未来五年中国农村将有十分之一的农户拥有沼气池
· 西藏农牧区开发沼气新能源 50沼气技工进藏支援
· 三部门发出做好血防地区农村改厕和沼气建设通知
· 广西将利用国债资金用八年时间基本普及沼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