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科学种植御旱灾 200万亩稻田实施免耕新技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8日   来源:人民日报

    望着自家两亩田里绿油油的秋洋芋苗,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花园镇杨家坡村农民唐科云高兴得合不拢嘴:“稻草覆盖免耕种植秋洋芋亩产至少2000斤以上,比常规种植增产近三成,刨去种子、化肥、农药等支出,一季秋洋芋就可纯赚1500多元。”

    今夏,百年不遇的干旱给四川农村带来灾难,而掌握了科学种植这把金钥匙的农民,并没有因此叫苦不迭,农业科技使大旱之年不歉收。据悉,当前四川广大旱区群众稻田新技术推广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全省已落实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秋洋芋面积200万亩,已播栽近120万亩。

    据邻水县农业局8月初对水稻的测产调查,今年2月底和3月上旬采用温室或旱育秧技术培育的秧苗,赶在4月30日前栽插的23万亩水稻,因躲过了7月中下旬的夏旱伏旱,大面积单产都在550公斤左右。在重灾区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响水村,250多亩的水稻不仅没减产,反而“逆势”增产。看到了科学种田的好处,苍溪县早在大旱显露苗头之初,及时调整结构,在全县种植了近16万亩早熟玉米、10万亩早熟水稻、2万亩早熟西瓜等早熟作物,大旱临头时,这些早熟作物已收获归仓,10万亩早熟水稻基本无损。

    据农业部门有关专家介绍,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秋洋芋技术不仅省工省力,还能增产增收,一般亩产秋洋芋1000—1500公斤,每亩增加纯收入400—500元;该技术还可以培肥地力,连续2年覆盖稻草的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9.1%,全氮增加42%,全磷增加38.8%,全钾增加22.7%。

    为了尽快推广免耕技术,四川省各级农业部门发挥大样板、大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省、市、县农业部门共组织1万多名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到灾区,帮助指导,抓好每个栽种环节,确保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秋洋芋落到实处。(记者 刘裕国)

 
 
 相关链接
· 广西大力推广农业免耕 300万农户节本增效12亿元
· 湖南农业大学研制成功新型油菜免耕直播机
· 全国免耕栽培技术现场会7月3日在广西自治区召开
· 农业部:力争2010年粮食作物免耕栽培面积达3亿亩
· 农业部召开会议要求全国积极推广免耕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