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加强海洋工程监管工作加快海洋开发利用步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海洋开发利用步伐加快 我国加强海洋工程监管工作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李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6日由新华社受权全文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工作,保护我们身边的“蓝色国土”。

    国家海洋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相继制定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和审核相关管理规定和程序,全面推进海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目前,海洋石油开发、海底电缆管道等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经全面开展,进一步规范了海洋工程的管理。

    下一步,我国将强化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监管力度,加强和石油平台的密切配合,完善应急报告制度,努力防止重特大溢油事故的发生。还将重点加强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频率,增加监测要素,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信息。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建议尽快建立有关海域的油指纹库和卫星动态监测体系。另外,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实行常规的巡航监视制度。(完)

90%以上海洋倾倒区:环境未发生显著变化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李斌)为加强海洋倾废监督管理,我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港口建设的实际需要,严格审批新的倾倒区,减少废弃物或其他物质向海洋倾倒所造成的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为避免倾倒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海洋倾倒区的跟踪监测,并对倾倒量较大、倾倒时间较长的海洋倾倒区进行评价。

    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90%以上倾倒区的环境状况未发生显著的变化,海洋倾倒区的基本功能得以继续维持。

    我国现有海洋倾倒区98个,倾倒物质主要为港口、航道疏浚物。2005年实际倾倒量19276万立方米。(完)

我国强化监管渤海海洋工程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李斌)近年来,针对渤海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的状况,我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渤海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保护管理力度,渤海石油平台总体上实现达标排放,油气田及周边海域环境质量较好。

    渤海是我国海洋工程建设项目较多的海区之一,已开发海上油(气)田17个,在建油田6个,海上平台(储油装置)184座(艘),总井数1337口。

    由于渤海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以及船舶运输的不断发展,石油泄漏等突发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渤海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对新建油田实行含油污水零排放制度,有效地减少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的入海量。

    据悉,在已有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将分别在天津和大连组建中国海监分支机构,以增强对渤海环境监管的快速反应能力。(完)

 
 
 相关链接
·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答问
·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 海洋局: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我国海洋研究的视野将扩展到深海大洋乃至全球
· 海洋局:我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稳步推进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