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峡水库水位再次大幅抬升考验泥沙淤积处理能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宜昌10月19日电(记者江时强、戴劲松)三峡水库从135米高程蓄水至156米高程后,水位再次大幅抬升,泥沙淤积问题再次面临考验。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了解到,从多年监测结果可以看到,长江上游来沙量正持续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也比预想的要好。

    根据1946年至1976年这30年间的水文资料记载,长江宜昌段年均泥沙量约5.38亿吨。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一江段的泥沙量下降速度越来越快,2002年泥沙量已降至3.8亿吨左右。

    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主任冯正鹏分析认为,长江泥沙含量并不大,每立方米平均含沙量1.2公斤,仅为黄河的三十分之一。从上游泥沙量分布情况看,金沙江是第一大产沙江段,占48%,长江支流之一的嘉陵江则在其次。由于筑坝拦截、水土保持、雨量均衡、人工挖沙等综合因素发挥作用,使得长江上游泥沙量10多年来呈递减态势。

    2003年6月,三峡首次蓄水成库后,运行水位在135米至139米之间。据有关部门监测三峡水库3年多来的实际情况,三峡水库排沙量由原设计的33%提高到40%,年均输沙量仅2亿吨,实际留在库中的约1.3亿吨。    

    三峡总公司总工程师张超然分析说,除了上游来沙量减少原因外,三峡水库采取适当的调度运行方式,也可将入库来水中的一部分泥沙排出库外,再加上防淤、清淤等辅助措施,可大大延长水库使用寿命。

  据介绍,10多年来,我国斥巨资在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加强退耕还林、建设防护林等措施,水土保持逐渐变好,从根本上减少了泥沙入江入库。

  张超然还说,设计156米这一蓄水位,正是考虑到对三峡水库泥沙问题要慎之又慎。由于这一水位的库区回水不会对重庆港产生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分析研究水库泥沙淤积的实际情况。156米水位蓄水结束后,库区回水末端受流量和坝前水位的双重影响,变动回水区在铜锣峡至丰都河段之间。

  他强调,水库泥沙淤积将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今后三峡水库泥沙问题研究除了密切关注上游及水库的情况外,还须重视大坝下游的河床冲刷、江湖关系等问题,并制定相应措施。(完)

 
 
 相关链接
· 三峡库区吸取重大沉船事故教训加强通航秩序监管
· 三峡工程左岸电站建设回眸
· 三峡机组首次实现满负荷发电 额定功率980万千瓦
· 三峡14台机组实现满负荷发电
· 三峡机组发电出力达970万千瓦 蓄水水位不升反降
· 为保航道通行 云安斜张桥爆破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