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基础地质研究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陈莉)记者20日从中国地质科学院了解到,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立50年来,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质理论、成矿理论和堪查方法技术体系,特别是在大陆科学钻探等部分基础地质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研究领域,中国地质科学院完成了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钻,终孔深度5158米,建立了地下5000米深度多科学系列剖面,证明陆壳巨量物质深俯冲至地幔;同时,发现了来自地幔的新矿物,提供深部精细结构构造,发现了极端条件下的微生物新家族并培养活体,以及钻孔深部流体对2004年末9.3级苏门答腊大地震的超远程响应等。

    在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古生物研究领域,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中生代地层发现了中华神州鸟,为进一步研究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古生物资料;发现了最古老的胎盘类哺乳动物,将有胎盘哺乳动物的最早出现提前了大约5000多万年。

    在大陆动力学研究领域,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岩石圈探测和研究方面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揭示了青藏高原各地体的物理状态,发现了印度板块俯冲的证据,发展了大陆动力学新理论。

    在洲际和全国性地学图件编制领域,中国地质科学院完成了亚欧地质图、中国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地质矿产图集等数十件地质学图件。

    在同位素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中国地质科学院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具有增生环带的古老锆石;测得我国西藏迄今为止最年轻的麻粒岩年龄为17.6亿年;改写硫原子量为32.065,并被国际原子量和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认可。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现有7个社会公益类专业研究所(中心),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院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7人。自建院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完成科研任务6000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12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6项等。

 
 
 相关链接
· 国土资源部:十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 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在京召开 曾培炎发贺信
·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和兴凯湖将受法律保护管理
· 重庆构筑“三道防线”确保三峡蓄水期间地质安全
· 三峡蓄水至156米水位对大坝地质稳定无不良影响
· 山西规定矿山企业必须缴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