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浙江省日均漏水240万吨 管网漏损正成为节水大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10月27日电(记者 傅丕毅)浙江省目前每天至少有240万吨水资源因管网漏损而白白流失,城市供水的有效性因此大打折扣。

    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城建科研所所长俞锐27日在浙江省政协组织的“水资源节约委员约谈会”上痛心疾首地说:“根据省建设厅资料显示,目前浙江县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平均在16%至17%,个别城市的供水管网漏损率在18%,按全省目前每天1497万吨的供水量,日均至少损失水资源240万吨,这相当于杭州夏季高峰时期两天的用水量。”

    尽管浙江省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相对短缺,而且由于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近年来,浙江一直受到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困扰。关于水资源节约问题的研究,也是今年浙江省政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专项民主监督的7个重点内容之一。

    俞锐分析说,管网漏损率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与近年来各地城市大兴土木建设工程有关,特别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对供水系统的人为破坏,除设计不到位,施工质量等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工程建设工期不足引起。据杭州自来水公司统计,从2004年至2006年7月,城市供水管网大口径爆管36次。如2006年5月4日凤起路杭州高级中学附近的爆管事件,就发生在重新改造的凤起路通车伊始;2006年5月28日发生在杭州建国北路的爆管事件,距离建国路改造后使用日期也不远。

    浙江省政协委员们建议,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要强化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特别是对地下工程的建设,要有一个合理的建设工期,让由工程建设引起的土壤扰动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沉降期,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由此带来的爆管事件,提高城市供水的有效性。

 
 
 相关链接
· 关君蔚院士:水资源完全够用 关键是节水防污
· 天津市建设节水公众参与体系 营造节水社会氛围
· 山东省首次明确建设节水型社会具体技术指标
· 海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水价改革实施意见
· 我国首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正式通过水利部验收
· 江西省发改委将对高耗水行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