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尊重多样文明建设和谐世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30日   来源:人民日报

    29日在京闭幕的2006年北京论坛上,“共建和谐世界”成为中外专家学者们的热门话题。他们呼吁,要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相互尊重与包容,实现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认为,要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就必须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相互尊重与包容,实现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和平、发展、合作是和谐世界的必要前提,同时对各国文明的多样性、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也要采取包容的态度,这样才能保证世界各国的和谐共存。包容,就是在求同存异中相互容纳,而不是相互排斥。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表示,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不同文明之间共存、竞争、碰撞和冲突的历史。历史表明,如果一种文明排斥其他文明,恃强凌弱,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他引述国学大师、北大教授季羡林的话说,“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冲突与对立,需要我们以全球化视野对文明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入江昭指出,应当通过跨国界的思想与文化交流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培育共同的文化体验和认同,建立国际公民社会,实现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北京论坛创办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次,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委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论坛。2006年北京论坛为期3天,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3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袁新文)

 
 
 相关链接
· 教育部开展对39个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期检查
· 教育部第六次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讨会举办
· 我国非学历教育考试发展迅速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
· 教育部与江苏省签协议重点共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 教育部出台意见要求建立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