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李舒)“这是我卖家里旧书报得来的零花钱,希望能给灾区的小朋友买点肉!”9岁的彭趼把17元钱投入慈善协会的募捐箱。11日,北京市“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进入高潮,在全市设置的3000个宣传站点内,35万余人参加了宣传募捐活动。
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吴文彦介绍,北京市从11月起在全市展开第十次“募捐月”活动。今年首次采取联合募捐的形式,由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单位组成活动小组,共同参与捐赠活动,统筹安排捐赠款物的使用及管理。印刷了宣传册、张贴画等捐赠公示材料25万份,17个区县设置了捐助中心和3000个宣传站,活动以捐赠资金为主,主要用于助老、助残、助医、助学等项目,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援助,同时筹集过冬棉衣被。
记者上午在朝阳公园广场现场看到,民政、劳动、妇联、残联、慈善协会等部门的募捐宣传咨询台遮住了公园大门,不断有热心人把钱和衣物送来。朝阳区麦子店等街道的残疾人和居民也来到活动现场,制作绢花、编织品和书画作品,现场义卖募集善款。
北京市党政机关的干部职工在10日已率先参加捐助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刘淇,市长王岐山带头捐款,3273名干部职工捐款总额达232961元。
记者了解到,11月底北京市各区县捐赠的各类物资将集中发运到对口支援的内蒙古、江西、重庆等省区市,中央机关和四总部捐赠的物资将送往湖南、青海等省。
北京市自1996年起每年开展一次“募捐月”活动,至今已捐款物约23亿元,缓解了灾区、贫困地区4000多万人次衣食住医等基本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