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甘肃长城“断身缩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甘肃省武威市长城乡境内一处竖有“明代长城遗址”碑的长城墙体(11月30日摄)。一旁耕地里漫灌的水正在侵蚀城墙。 在甘肃境内,目前现存六段以上古长城,足有千里之长。据了解,除了少数经过旅游开发的长城段外,目前绝大部分长城段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这些以夯土材质为主的长城大多地处偏远山区,长年受风沙侵袭和雨水冲刷,墙体断断续续,断处长的达到几十公里,短的也有几十米,很多地方如果没有专家指点,已经看不出长城的痕迹。 甘肃省文物局专家建议,为使长城免遭人为破坏,长城沿线应退耕,把长城遗迹划到特定的保护区域内。文物保护部门也希望更多的人自觉加入保护长城的行列。新华社记者 张锰 摄

    一位牧羊人赶着羊群穿过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一段坍塌的明代长城(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锰 摄

    一辆汽车在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一条横断明代长城的高速公路上行驶(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锰 摄

 
 
 相关链接
· 长城保护条例12月起施行 长城保护步入法治轨道
· 《长城保护条例》将正式实施
· 解读长城保护条例:长城保护要明确职责 科学保护
· 河北文物局正式启动全省长城保护管理和执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