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和平镇,彩旗高悬,鲜花簇拥,鼓乐齐鸣,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简称“云广直流工程”)开工仪式在此举行。建设如此高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当天奠基的楚雄换流站,位于云南西南部的禄丰县,便于汇集小湾、金安桥等水电站的电力,另一端穗东换流站选择在广东省增城市,电力直接送至广州、东莞等负荷中心。
西电东送的主力军
据南方电网董事长袁懋振介绍,南方电网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南方5省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东部的广东省占5省区GDP65%,但能源储量仅占3.5%;而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云南、贵州却拥有5省区能源储量的90%以上。其中,云南省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9570万千瓦。因此,实施大容量西电东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是南方区域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十五”期末西电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重要决策。
南方电网公司是国内实施西电东送起步最早、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电网。南方电网的西电东送形成于1993年8月,当时只有一回通道,输送能力70万千瓦。经过大力发展,目前西电东送已经形成±500千伏天生桥至广东直流、贵州至广东直流和三峡至广东直流各一回、500千伏天生桥至广东交流四回、贵州至广东交流二回共9条500千伏大通道,西电东送电力已经超过1200万千瓦,累计完成电量2660亿千瓦时。
西电东送效益显现
西电东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使得资源开发利用打破了地区分割的格局,在更大区域内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西电东送使贵州走上了一条“电力强省”的道路。5年来,贵州电力工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并拉动了煤炭、建材、运输、第三产业和省内铁合金、黄磷等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电力工业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到22%,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对贵州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达到2个百分点。同时西电东送选择的电源点,大多在贵州西部和西北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力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当地一大批村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民的增收问题。
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云南建设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推动力。“十五”期间,云南省电力工业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94.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00.6亿元,增加了2倍;上缴利税总额由21.2亿元增长到52.6亿元,增加了1.5倍。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为促进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西电东送也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西电在广西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4%上升到2005年的15%,按2005年广西度电产值7.96元计算,当年购入区外电量74亿千瓦时,可支撑生产总值增加590亿元,占总量的14.5%。广西发展铝、锰等有色金属资源型产业获得了更充足的电力保障。
西电对支持广东电力供应、调整电源结构、平抑电价、保护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93年至2005年,西电送广东最大电力由35万千瓦增长到1171万千瓦,占广东全社会用电负荷的比例由2.5%提高到26.5%;年送电量由15.4亿千瓦时增长到476亿千瓦时。迎峰度夏期间,广东每天的统调电量约有1/3来自西电。
西电东送再掀新篇
袁懋振表示,西电东送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结合点。继续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规划,“十一五”西电新增向广东送电1150万至1350万千瓦,2010年西电送广东最大电力将达到2240万至2440万千瓦。
为将“十一五”西电东送规划落到实处,南方电网公司2005年组织开展了西电东送长期购受电协议研究,确定了“十一五”逐年电力、电量的送电安排。其中,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是南方电网“十一五”云电送粤主要输电通道之一。
据袁懋振介绍,云南三江流域水电是今后西电东送的主要电源,送电距离将达1500至1800公里。大量电力长距离输送,依靠50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需要的输电线路回数很多,将占用大量的走廊资源,技术经济不合理,也很难实现,需要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交直流输电技术来满足。
目前世界上直流输电最高电压等级为±600千伏。综合进行±800千伏、±600千伏、±500千伏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云广直流工程采用±800千伏电压等级、容量为500万千瓦的方案。专家分析指出,±800千伏直流输电方案的经济性优于±600千伏、±500千伏的输电方案,而且损耗小,节约能源,节约宝贵的输电走廊资源、站址及接地极资源,少占用土地,也有利于电网远期的发展和后续西电东送规模的扩大,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作为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广直流工程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将开创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新篇章。据了解,西门子、ABB等国际一流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都曾进行过特高压设备的开发,但均未能形成绝对的技术优势。
由于技术难度高,国内直流输电工程以往大部分由外方承包商负责,关键技术一直无法实现国产化。因此,对国内制造企业而言,通过对±800千伏云广直流输电工程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的掌握与运行业绩的获取,无疑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积累和提升的重大机遇。
为配合设备国产化的研究设计,云广直流工程将允许安排样机挂网运行,以鼓励制造企业开展设备研发。今年初,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批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合成支柱绝缘子,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并在广州换流站成功试运行,其中两支就是由国内企业生产。
南方电网公司将通过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促进科研、系统研究、成套设计、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的自主化,实现设备自主化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个±800千伏直流系统设备完整的标准体系,占领世界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制高点。
专家指出,云广直流将推动我国更高电压等级输电核心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国内输变电设备制造水平,带动我国电力科技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记者 许红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