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六部门联合发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编写历时4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增加1.3—2.1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可能增加2%—3%,降水天数在北方显著增加,降水区域差异将更为明显。总体上,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

    这是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得出的结论。

    报告指出,20世纪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观测到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0.8摄氏度,略高于全球平均值,其中最暖的时期出现在最近10年。目前主要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有: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了1—3毫米;近50年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冰情等级下降,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4—5米;高原内陆湖泊水面升高;青海和甘南牧区产草量下降等。

    报告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其影响,预测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介绍,《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工作于2002年12月启动,历时4年时间,12个部门组织150多名专家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先后九易其稿。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国家评估报告。(记者杨健)

 
 
 相关链接
· 长江三角洲气候环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 2006—2007年度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在京举行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谈极端高温天气
· 专家研究表明:我国沙尘暴是“尘暴”非“沙暴”
· 华建敏在亚太清洁发展气候新伙伴计划启动会上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