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安监局:"将搬未搬"的企业最易引发安全事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2月28日电(记者李荣)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谢黎明28日说,上海正在实施安全生产结构性调整,不少危险性生产企业将移出人群密集区,迁入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域。在此过程中,那些“将搬未搬”的企业往往边拆边生产,一旦管理松懈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上海安监部门28日实施了一次全市范围内的“零点”安全检查,结果发现一些有搬迁项目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安全隐患。

    安监部门人士说,搬迁企业一般设备装置都比较老化,由于“将搬未搬”,原先在安全生产上应该有的投入往往就减少了,容易产生安全漏洞。位于上海普陀区云岭东路上的上海化工研究院今后3年内将全部迁出其生产部分。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研究院的一套硝酸生产装置已陈旧,控制手段较差,氧化操作室内的自动监控系统有警示灯长亮不灭,不能复位,难以反映生产现场的实际操作情况,起不到实际的警示作用。操作走道里氨气味道较为浓烈,却没有安装任何有毒气体的报警装置。

    “将搬未搬”的企业在管理上也容易松懈,易产生侥幸心理。真北路上的一家化工企业,部分生产业务将搬迁到远郊金山的化工园区,不少厂房的墙上已写上大大的“拆”字,但生产依然边拆边维持。安监人士在现场发现,其生产装置老化,现场管理也漏洞很大,像液氯这样的剧毒物,在放置时没有采取封闭措施,门窗大开,报警装置也没有。检查人员当场问操作工人应急抢险的有关知识,一位工人的回答竟是:“这样的事我们不会,等救援人员到了再说。”

    上海市安监局负责人说,危险性生产企业实施布局调整,前景很好,但调整的实际过程中又最容易潜藏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将搬未搬”的整个过程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该投入的还是要投入,安全监控要“坚持到最后”。

    相关部门已明确表示,“边拆边生产”企业的安全问题将成为安全检查的一个重点。有隐患的企业必须在第一时间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并接受相关的复查,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关链接
·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计划建设食品安全评价中心
· 历时10天的上海合作组织第二届防务安全论坛闭幕
· 上海政法学院徐世甫博士就“网络安全”答记者问
· 上海合作组织为构建新型安全架构作出建设性贡献
· 上海安全监管部门节前突击抽查危化企业安全情况
· 关于加强06年春节间上海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