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京津两地市长热论区域经济协作话题引起学者关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1月31日电(记者李靖 程义峰)在北京、天津“两会”上,两市市长不约而同地谈到区域经济协作的话题。此间经济学家认为,发挥京津发达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增强环渤海区域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是统筹发展的大势所趋。

    北京市长王岐山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07年,北京市要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联系与协调,深化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创新思路与机制,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天津市长戴相龙在天津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说,去年,天津市主动走访周边省市,加强了区域间交流与合作。今年,天津市要积极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增强滨海新区的区域服务和辐射功能,密切与环渤海各省市之间的联系,推动建立高层磋商和交流合作机制。

    曾主持“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和中国经济发展”课题研究的南开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周立群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引擎。要发挥京津等发达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在发展取向上处理好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极化和扩散关系,统筹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周立群说,可喜的是,京津两地已经跳出以往只规划自己的圈子,放眼环渤海,置身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发展。应当把放大该都市圈的扩散和带动作用,实现京津冀在资源、市场和经济政策上的协调,适当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作为“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关链接
· 调查表明:"区域经济"正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专家指出:中国仍须积极参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
· 中国不断出台重大举措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