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 姚润丰)我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水利部最新统计显示,全国成立水务局和由水利局承担水务统一管理职责的县级以上行政区达到1429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8.7%。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都开展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据水利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上海、深圳、武汉、西安、哈尔滨、大连等地建立了水务局或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管理,一大批已上报水务局组建方案的市、县将陆续成立水务局。这些新成立的水务管理机构职能绝大部分是水利部门的原有职能加上供水、节水和排水的行业管理职能,部分地区还包括污水处理的管理职能。
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的行政管理处于部门分割管理状态,“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导致“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这种状况加剧了城市用水紧张局面和生态系统恶化。城市供水过度依靠地下水源,很多城市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地下水超采区,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专家表示,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以流域或水文地质单元构成一个统一体。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开发利用相互影响,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之间相互联系。对涉水事务必须推行建立集防洪、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一体化管理的统一管理城乡水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城乡供水安全,解决水资源管理中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缓解水源和地下水超采,使城市水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