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科院发布《意见》 六条标准认定科学不端行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顾瑞珍、崔静)中国科学院26日正式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六条标准认定科学不端行为。

    《意见》明确了科学不端行为的内涵和认定标准。科学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介绍说,中科院对科学不端行为的六条认定标准包括: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同时,明确界定,在研究工作中非有意的错误或不足,如对评价方法或结果的解释与判断错误、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等,不能认定为科学不端行为。

    《意见》还明确了科学不端行为的处理程序。涉嫌科学不端行为的投诉一般由院属机构受理。处理程序一般包括初步调查、正式调查、公布结论和处理意见等环节。对认定为非科学不端行为的,应在所有知情人和被投诉人要求的范围内公布事实和结论,被投诉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为其恢复名誉。对认定为有科学不端行为的人员,应由院属机构做出处理决定。对于主动参与他人的科学不端行为,承担科学不端行为的共同责任。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领导,设立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规定了其主要职责。院属机构应设立科研道德组织,负责科研道德建设和科学不端行为处理。

 
 
 相关链接
· 中科院报告:我国现代物流2007年将保持快速发展
· 中科院报告预测:今年专业物流市场将成“新宠”
· 中科院报告指出:我国物流业人才仍然“短缺”
· 中科院六项成果入选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 中科院2007年度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超新星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