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孙闻)中国科学院1日发布报告指出,今后应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我国治水模式的转变。
以“水:治理与创新”为主题的《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要重新设立新时期的治水优先目标,把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作为实现“十一五”化学需氧量(COD)减排目标的优先选择,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建立新的水综合管理体制,通过各种新型管理手段的应用、技术手段的创新以及其他综合措施保障治水目标的实现。
报告指说,新的治水目标应包括三方面内容:提高水资源生产率和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把水污染综合防治放在解决各类水问题的优先位置;把改善水生态服务作为流域规划和管理的目标。
当天,《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与《2007科学发展报告》、《2007年高技术发展报告》作为中科院2007年度“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出版发行。
系列报告为公众系统全面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了解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了解我国资源、环境、能源、区域发展状况,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广泛深入影响,提供了权威性的数据、资料和见解,同时为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中科院自1997年发布第一本《科学发展报告》后,又相继编辑出版了《高技术发展报告》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形成了中科院每年定期发布的“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系列报告10年来已发行了30多万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出席了当天举行的“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出版十周年座谈会。
路甬祥说,系列报告要继续坚持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科学性、前沿性、社会性并举,保证编辑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今后系列报告要着力弘扬科学精神,关注科学伦理道德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