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浙江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协调山区与沿海的经济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4日   来源:人民日报

    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市,从经济发达的温州市引进特种钢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同时,该市与浙江沿海地区建立了“订单培训,定向就业”的长期劳务合作关系,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8.3万人。记者从丽水市了解到,目前,该市已与浙江省经济发达市全面建立协作机制,合作范围从经济领域扩大到科技、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

    浙江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西南山区和舟山海岛经济发展缓慢。为推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浙江省从2002年4月开始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

    2006年7月,宁波市政府与衢州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宁波企业“十一五”期间在衢州的投资额将力争达到100亿元;在衢州经济开发区内划出3平方公里土地,双方合作设立“山海协作示范项目”,作为宁波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宁波企业的发展基地和衢州产业的培育基地。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协作,也在市级范围内展开。台州市委、市政府针对本市区域发展中“南强北弱”的实际,出台《南北协作工程实施意见》,推进南北部之间的产业和劳动力转移。路桥区与天台县结对,玉环县与仙居县结对,温岭市与三门县结对,逐步建立起天台、仙居、三门3大协作经济区。迄今,全市共签订南北协作项目224个,协议合作金额111.54亿元。南部发达地区的435家企业共推出1.2万多个面向北部的就业岗位,北部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已有5.35万人通过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

    记者从浙江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获悉,4年多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方式,浙江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工农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实施一大批互利双赢的合作项目。至去年底,全省累计签订山海协作项目3000多个,协议总投资1100多亿元。(袁亚平)

 
 
 相关链接
· 吉林省建设系统努力打造服务品牌助推经济发展
· 今年1月北京市经济开局平稳 延续稳定运行态势
· 青海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生产总值年增幅全国第3
· 河北省发改委:减小经济发展代价“目标确定”
· 吴仪湖南考察时强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 我国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能源产业拉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