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近年来我国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4月8日电(张乐 孙美燕)近年来,我国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中国生殖医学领域的顶级专家8日在杭州呼吁,此事事关我国的人口质量和安全,社会各界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正在此间参加我国首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协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的王一飞教授和黄荷凤教授说,虽然我国还没有对不孕不育的总体情况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部分区域的调查数据显示,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达到了7%至10%,不孕不育的现象呈增长趋势。

    王一飞教授是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专家、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他表示,虽然现代人优生优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现实中却事与愿违。目前,我国不孕不育的比例已与西方接近,不孕不育的图谱也十分相似。

    他表示,环境、不恰当的避孕和事业对女性的压力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不少女性反复刮宫、频繁流产、经期同房,也极易导致不孕不育。另外,过度晚婚晚育也会导致生育质量下降。同时,他表示,男性的不育原因也十分复杂,在不孕不育症中所占的比例接近一半。

    据悉,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的生殖医学专家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他们发现,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从1亿个左右已降至目前的2000万到4000万个。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省妇保医院著名生殖医学专家黄荷凤教授说,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导致生育能力不断下降的主因。农业化肥及除草杀虫剂的有毒物质、装饰材料,以及让动物快速增肥的饲料,受污染的土壤、水源等直接或间接地毒害了人类的精子。此外,吸毒、酗酒、吸烟、肥胖、社会压力大等也都是造成男性精子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专家为此呼吁,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一新趋势,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国民生育能力和生育质量,保障我国的人口安全。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协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汇集了全国近1000位生殖、生物医学专家。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专家们将着重研讨有关人工流产、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孕产妇与新生儿健康等生殖生物医学领域最尖端的学术课题。

 
 
 相关链接
· 湖南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全面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 北京: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婚前检查费用政府埋单
· 珠三角人口压力增加 穗深常住人口逼近"临界点"
· 湖北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 云南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 上海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