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力 完善合作机制要提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4月19日电(记者张涛 孟华)4月18日,中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穿行在环渤海城市之间的动车组再次拉近了彼此间的时空距离。巧合的是,“中国天津第14届商品交易投资洽谈会”(简称“津洽会”)在同一天开幕,与以往不同的是,环渤海区域的北京、河北、山东及辽宁第一次成为协办单位。

    从“坐而论道”到携手打造环渤海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平台,“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和谐共赢发展”正在成为这一区域各方的行动。

环渤海“一体化”发展逐渐取得共识

    与风风火火的“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合作相比,多年来,环渤海经济圈显得有些沉寂,地理上的联系远比经济上的联系紧密。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环渤海区域加强合作的内在要求日益迫切。整合资源、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已成为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的共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明显增强。

    在“北京倡议”“廊坊共识”“天津倡议”等一系列协议和文件的背后,3省2市逐步扩大合作领域,先后建立了环渤海地区技术、人才、旅游、卫生、信息等行业协作网络,成立了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与的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

    天津市长戴相龙说,近些年仅天津与环渤海地区其他省市达成的协议就有5937项,合作金额1050亿元。

    辽宁省副省长李万才介绍说,2001-2005年,辽宁与天津仅1000万元以上合作项目就达到80个,投资总额35.7亿元。

    “山东将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不断把交流和合作引向深入,这次津洽会我们来了2000多人的队伍。”山东省委常委林廷生说,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山东对黄河三角洲规划进行了重新研究,进一步确定总的发展思路,“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与滨海新区全面对接”。

环渤海“一体化”促使“满盘皆活”

    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就提出“要加速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九五”计划强调“要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之后,又多次强调要发挥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天然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腹地,良好的资源禀赋,环渤海地区潜力巨大。2006年,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6%。

    经济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周立群认为,推动环渤海区域发展,改变中国经济“南快北慢”的局面,在东部形成南中北“三翼齐飞”的局面,意义深远。

    环渤海经济圈位于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板块接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逐步扩散、由南向北批次转移的特殊地带。这里既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又是中国最密集的智力资源所在地。同时,环渤海区域毗邻日本和韩国,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又一重要桥头堡。

    专家们认为,下好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步棋,满盘皆活:有利于促进中国北方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提升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扩大北方地区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辐射和驱动西北、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环渤海“一体化”亟待完善机制

    以“津洽会”为契机,环渤海3省2市高层聚首津门,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推动环渤海“一体化”向纵深挺进,这是区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建认为,环渤海经济圈举足轻重的地位已得到各界承认,现在的紧迫任务是如何进一步深化环渤海区域合作,使之真正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引擎”。

    虽然环渤海区域合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很多方面仍不尽如人意:区域内行政分割现象依然存在,区域合作机制缺乏经验且不稳定,产业分工不够明确。尤其是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大部分地区受计划经济传统影响较深,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较低,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面对当前国内外的竞争压力,环渤海地区亟须拓展合作领域、合作范围、合作空间,创新合作机制,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说,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区域合作,环渤海各省市都应当把各自的发展,放到整个环渤海整体经济格局中去审视、去对接、去融合、去推进。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逐项推动落实。来自3省2市的负责人认为,首先要做的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高层联系协调机制,加强各个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协商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努力营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深化环渤海区域合作,还是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北京市副市长陆昊说,只有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区域分工才有坚实基础和更好效果。

    共同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共同治理与保护环境……以政府推动这只“有形之手”带动起市场经济那只“无形之手”,环渤海“一体化”正在加速前行。

 
 
 相关链接
· 温家宝指出要促进天津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
· 33市长聚首天津 签署倡议共谋环渤海经济一体化
· 天津建设环渤海地区最大现代化渔港总体规划完成
· 天津:未来五年打造环渤海中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