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21日电(记者 高增双)记者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黑龙江省将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80万人,劳务收入200亿元的目标。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强力推进。2006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51万人,比上年增加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实现915元,比上年增长28.9%。
据介绍,黑龙江省劳务经济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盲目无序向有序有组织、由本地少数行业向国内外诸多行业、由季节临时性向常年稳定性、由一般推介方式向“龙哥龙妹”劳务品牌打造方向的转变。目前,全省有一半的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超过本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0%,在2004年到2006年农民收入增长部分中,劳务收入增长贡献超过40%,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据了解,目前,集中成建制输出成为黑龙江转移就业的新趋势。从2005年开始,黑龙江省各地把集中输出就业50人以上的用工单位作为劳务基地进行了调查登记,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和联系。据统计,已登记的这类劳务基地1452个,其中万人以上的14个,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261个,这些基地吸纳转移黑龙江省劳动力已达96万人,占全省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