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宜昌5月1日电(记者江时强、李志晖)5月1日上午9时15分许,由“乔泰3号”等6艘货轮组成的首批船队进入三峡北线船闸,在经过228天的船闸完建、单线运行期后,这座世界最大的连续船闸正式恢复双线通航。
上午9时10分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宣布,三峡船闸正式恢复双线通航。北线船闸二闸首人字门缓缓开启,在三峡北线船闸一闸室待闸的6艘下行船舶陆续驶入。与此同时,南线船闸正在通过上行船舶。三峡船闸至此恢复双线匹配运行,过往船只均可通过三峡船闸畅行长江三峡坝区水域。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这是长江航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说,三峡船闸完建结束正式恢复双线通航,适应了三峡水库最终蓄水至175米的运行要求,库区航运条件将大大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降低约4成,也为中国西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生机。
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认为,三峡船闸恢复双线通航,为畅通长江黄金水道、缓解长江水运压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长江是中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其干线沿江七省二市集聚了中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长江沿岸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依靠长江水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