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吴晶、刘奕湛)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国务院日前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对记者说,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继中央实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后,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采取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示范性举措。
免费师范教育惠及哪些人?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曹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平均每年需缴纳学费5000元、住宿费为1200元至1500元不等、书费约为300元,共计6500元左右,加上每月的生活费开销约500元,大学四年用于学习的纯开销在5万元左右。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王丽梅是一位高考生的家长。她说,家中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孩子的成绩一直不错。就盼着孩子可以读免费师范,毕业后有个稳定的工作。
据王丽梅介绍,和她女儿同班的几个同学都计划报考免费师范,他们都感到国家尊师重教,教师职业前景不错。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
宋永刚表示,我国将鼓励有志青年自愿报考师范专业。采取得力措施,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高中生读师范。鼓励和引导师范院校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免费师范教育培养哪些人?
中国历史上,师范学校曾孕育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之中有教育家、文学家、革命家、哲学家……
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但是如果没有一流的教师,何谈一流的教育?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师范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针对性。
今年2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东北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要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宋永刚说,把优秀师范生培养成优秀教师是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核心。今后各校将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定培养方案;建立师范生培养导师制度,完善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半年制度;对于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师范大学给予政策倾斜。
免费师范教育有望改善教育不均衡现状
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中小学都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年龄老化、一位教师教两三个科目的问题。在国家面向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标准的同时,许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因缺乏专业教师仍难以开展信息技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教育部部长周济多次表示,教育要公平,但不是低水平、浅层次的公平。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促进公平,而发展师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师范毕业生择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1997年前后,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传统逐渐被打破,报考师范院校的优秀生源有所减少;部分优秀毕业生不从事教育工作;倾斜政策不到位,使一些毕业生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地区走向发达地区、从一般学校向重点学校集中,教师资源分布出现不均衡。1996年到2006年毕业的师范生,很多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走出校园。
为了扭转教育不均衡问题,《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说,国家在这个时候实施师范生免费,是应时之举,也将是师范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制度安排。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师范生免费的意义不仅是给贫困生创造一条接受高等教育的绿色通道,也是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