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皖创新财政资金"输血"机制 补新农村建设"短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5月21日电(记者杨玉华)“我一直愁着没钱搞大棚蔬菜,有了农村资金互助会的支持,发展算是有着落了。”得知政府将以财政资金注入、建立可供村民借贷的农村资金互助会消息后,家住安徽太和县阮桥镇的何情感到非常高兴。

    从今年起,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产发展资金不足和公益性农技服务薄弱的问题,安徽省财政要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在全省开展农村资金互助会和公益性农技服务“以钱养事”试点,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制。

    农村资金互助会是针对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小额贷款难而创立的一种为农民提供小额资金借贷的民间自治组织,由政府财政资金注入“铺底”,村民自主、自愿以自有资金入会,在自然村或行政村成立用于发展生产的互助资金,为入会成员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小额贷款。

    此前,安徽省曾在霍山、太湖、金寨等县分别进行了一年多的农村资金互助会先期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资金互助会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缺乏发展生产资金的问题,而且通过互助会的运行提高了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

    为此,安徽省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资金互助试点,由财政给予每个试点村20万元的无偿补助作为铺底资金,同时其他政府项目也可根据需要参与对资金互助会的扶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向资金互助会捐款。

    今年,安徽省对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输血”项目,就是在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开展乡镇公益性农技服务“以钱养事”试点。由于历史和投入的原因,目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严重,导致农业新技术推广中存在着难以到田头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安徽省决定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每个省级示范乡镇20万元的补助,支持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探索公益性农技服务“以钱养事”。这类服务项目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可量化、易考核的原则,着重围绕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畜禽疫病防控、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公益性服务项目进行。

 
 
 相关链接
· 安徽省农委主任:建设新农村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 安徽新农村建设突出发展农村生产力五大工作重点
· 安徽省黄山市以发展乡村旅游方式促进新农村建设
· 安徽省省长就农村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答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