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社会保险覆盖面仍偏小 离人人享社保差距还很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社科院报告显示:社会保险覆盖面仍然偏小,离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刘奕湛)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NO.3》29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仍然偏小,离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绿皮书指出,在社会保险制度中,覆盖面最大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参加该制度的在职职工加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还不到2亿人,相对于近2.8亿城镇从业人员、4.2亿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以及7.6亿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总数来说,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只有70%、45%和25%左右。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劳动者几乎都没有养老保险,1亿多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没有社会化的养老保障。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险参保人群不断增多,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三是社会保险制度快速发展,主体保障作用日益突出;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成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亮点。

    然而,社会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改革成本巨大。旧保障制度主要覆盖城镇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过程中,一些困难群众就业难,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与并轨遗留问题不少,不同行业、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与离退休待遇差别拉大。

    另外,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与管理风险依然存在。由于现行制度要承担高昂的转制成本和积累基金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不畅,如何促使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并保障社保基金的运行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受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巨大的影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地区之间不统一、城乡之间难衔接的问题。这不仅导致社会保障待遇的差别难以缩小,而且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社科院报告显示:加大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是解决健康公平问题的关键之一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刘奕湛)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NO.3》29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解决健康公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

    绿皮书指出,政府财政对卫生方面的投资绝对额是逐年上升的,2003年以来政府卫生投资占卫生总经费的比重也有所上升,但从改革以来的卫生经费构成看,政府预算中卫生支出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明显上升。从国际上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甚至很多低收入国家,政府及社会卫生支出都占卫生总经费的绝大部分。

    增加政府卫生投入不仅仅是绝对值的适当增加,而且包括占卫生总经费比例的上升,这样才能使群众自己负担的有关费用降下来。这对那些没有经济承受能力患者的基本医疗需要是一个有力保证,也是维护健康公平的最有力的措施。如果医疗卫生费用主要由政府负担,穷人能够享受起码的医疗卫生服务,就会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的福祉。

 
 
 相关链接
· 陕西省出台有关政策 规范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 陈晓慈: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维护社会公平
· 关于印发社会保险基金要情报告制度的通知
· 北京劳动保障咨询电话将开通个人社保信息查询
· 温家宝主持会议听取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情况的汇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