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李亚杰)据统计,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上海全市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468件,涉案金额共4.95亿元。记者日前从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上海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努力做到各项工作同步思考、同步设计、同步实施。
上海市扎实稳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目前,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已经普遍进入检查评估阶段。据统计,全市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及其系统和106641家企业事业单位开展了对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共查找出突出问题3079个,已经整改1987个;共收到单位和个人主动上交的不正当所得1704万余元。
上海市始终保持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高压态势,特别是突出查办以权谋私、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对于一些涉案金额大、涉案范围广的重大复杂案件,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一些地区和部门还通过分析案例找原因,运用案例抓教育,针对案例定制度,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同时,上海市把加强工作督促检查贯穿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始终。市治贿办对六个重点领域先后进行了3次集中调研和2次督促检查,并组织19个区县开展相互督查,有效推动了工作。各地各部门结合自查自纠和查办案件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设。据统计,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围绕六大重点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共制定规章制度26个,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共修改和完善各项制度1163项。
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和使用不透明、不规范,是导致商业贿赂易发多发、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决定将此作为医药购销领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建立植入性医疗器械条码管理为基础的全程追溯系统,实现“产品编码化、数据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监管全程化、信息透明化”,从而有效减少患者的费用支出,杜绝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等现象。目前,全市134家有植入性医疗器械手术的医院中,已有107家建立了追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