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吴晓灵:各国应加强对对冲基金跨国投资活动监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何雨欣 李延霞)2007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与教训是多方面的。“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可能构成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各国应研究加强对对冲基金跨国投资活动监管的方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21日指出。

    “应加强对跨国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各国应实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过于僵化的缺乏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容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吴晓灵在21日举行的“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介绍。

    她说,外资大量流入导致的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资产价格的下跌往往和资本外逃、本币贬值相关联,因此对外资过度追逐国内资产应保持警惕。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十年来,世界经济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金融市场变幻莫测的今天,重新回顾当年危机的经验教训,深入研讨中国在金融开放的政策制定与改革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吴晓灵说。

    “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金融对外开放必须与本国金融体系状况相适应。”吴晓灵说,健全的国内金融体系和企业经营的健康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微观基础,因而要把开放的进程与内部改革的进程有效结合。有序的开放有利于国内外金融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缺乏管理的开放和银行体系的脆弱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吴晓灵还指出,适当的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是防范危机,减少危机损失的保障。各国应建立适合自身金融体系的危机处理机制。同时,加强跨国金融合作对于防范危机的蔓延,减轻危机发生后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组织也应改进救助方式,针对救助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更加及时的应对措施。 

 
 
 相关链接
· 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中印金融发展高层论坛在印举行 吴晓灵带团参加
·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货币总量目标明年仍不能调高
· 吴晓灵对人民银行下阶段应急管理工作提明确要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