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政协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专题分组讨论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5日举行专题分组讨论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常委们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刻、更加自觉地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常委们认为,“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承载了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必须大力降低资源消耗并提高利用率。如果沿着粗放增长的轨迹走下去,不仅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程度使全社会无法承受,而且逐年沉淀下来的耗能资产会越来越成为包袱。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思路,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常委们建议,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反对“GDP盲目崇拜症”,要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纳入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轻重缓急,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

    常委们提出,应对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给予足够的重视,过度消费超出经济发展水平,超越经济能力,降低资源效率,导致资源浪费,加剧资源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并殃及子孙生存权利,必须得到有力遏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资源环境、珍惜资源环境、保护资源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人有为的意识,养成科学合理利用资源、适度文明消费的好习惯。

    这次常委会议就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分设三个专题:一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三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常委们认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常委们建议,要把和谐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法制建设。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企业建设,加强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的常委提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是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全盘西化”和“全盘古化”两个极端倾向。

    常委们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逐渐认识到包括文化在内的软实力将成为影响未来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中外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我们要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要在文化推介中拿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培养一批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专家。

    全国政协部分副主席分别参加了专题分组讨论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政协常委呼吁: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控制燃煤污染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 崔静、顾瑞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煤为主,其所占比重始终在70%左右波动,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燃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5日呼吁,我国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燃煤污染,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实现能源洁净高效利用。

    “根据‘十五’期间能源消费的增长趋势曲线分析,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2亿至33亿吨标煤,而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对2010年能源消费的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煤。”谢克昌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上指出,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结构和快速增长的趋势决定了我国在实现“十一五”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必将遭遇极大的环境压力。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是造成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尖锐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不断技术创新,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谢克昌说。

    事实上,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谢克昌指出,我国产业结构长期以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的重化工业为主,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约占50%,能源消耗却占总能耗的70%左右。“GDP增长以第二产业最快,而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产业占较大比重,这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非常不利。”

    谢克昌认为,我国应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控制和淘汰高耗能、重污染行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出口。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等,以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关链接
· 曾培炎在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启动仪式上讲话[全文]
· 燃煤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发布
· 山西省政府责令关闭20台环保不合格燃煤发电机组
· 黑龙江牡丹江市为自行取暖低保户发放燃煤补贴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