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省10日宣布:淮河、滁河流域进入紧急防汛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7月10日电(记者 蔡敏)安徽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10日宣布,从10日10时起,全省淮河、滁河流域进入紧急防汛期。

    据了解,受连日强降雨影响,淮河、滁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淮干王家坝、滁河襄河口等重要控制站均已超过或接近保证水位,高水位堤段迅速伸展,水位高、持续时间长,防守压力大,防汛抗洪形势极为严峻。

    安徽省防指副总指挥、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说,为全力以赴确保淮河、滁河度汛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从7月10日10时起,全省淮河、滁河流域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

    纪冰介绍,根据法律规定,在紧急防汛期,防汛指挥机构有权在其管辖的范围内调用所需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决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必要时,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防汛机构的决定,依法实施陆地和水面交通管制;在紧急防汛期,可以在其管辖范围内,根据经批准的方案采取分洪、蓄滞洪措施。如遇到阻拦、拖延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强制实施。

    在紧急防汛期,安徽省防指要求各地政府把淮河干堤防守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把老险段、新建穿堤建筑物的防守、水库安全度汛、积水城镇和村庄的排水、行蓄洪区运用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确保防洪安全,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到目前为止,今年安徽省淮河防汛经历了4个阶段,7月3日19时36分,王家坝站水位突破警戒水位27.50米。为迎战淮河干流洪水,根据《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规定,4日上午,省防指发出第1号令,启动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IV级响应。随着受涝范围扩大,程度加重,为加大防汛抗洪排涝工作力度,5日12时,省防指发出第2号令,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Ⅲ级响应。9日20时起,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Ⅱ级响应,再次加大防汛抗洪工作力度。10日10时起,全省淮河、滁河进入紧急防汛期。

安徽沿淮、淮北地区普降暴雨 内涝灾害继续扩大

    新华社合肥7月10日电(记者 周相吉) 连日来,安徽沿淮、淮北地区普降暴雨,大面积内涝灾害进一步扩大。在受内涝灾害较严重的安徽宿州地区,已有上万亩庄稼被大水淹没。

    在安徽宿州农村,记者看到,一望无际的庄稼被汪洋大水所吞噬,大水还把不少村庄团团包围,不少树木只露出半截。城区通往农村的公路也早已被大水淹没,人们出行不得不使用船只。

    据介绍,由于地势低洼,安徽宿州地区几乎十年九涝。在今年7月份以来,宿州埇桥区平均降雨量已达到300毫米,其中祁县、大营、永镇等乡镇的降水量已达到350毫米以上。在当地,降水量达200毫米以上的乡镇就达61个、300毫米以上的乡镇25个,暴雨造成大片农田内涝,村民被困。仅处于煤矿塌陷区的一个祁县镇,就有18个自然村1663户群众受灾。

    洪涝灾情发生以后,当地政府部门大力开展排涝救灾工作,并迅速成立了抗洪抢险总指挥部和启动地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各乡镇开始对倒房户和倒房数量进行登记造册,当地红十字会也组织志愿者对灾区进行卫生防疫宣传。到目前为止,安徽宿州地区已安全转移被水围困群众19710人。

    据初步统计,安徽省累计内涝受灾面积约953万亩,累计积水总量达23.7亿立方米。由于内涝地区积极采取行动排除内涝水患,目前,安徽已排除积涝面积约573万亩。但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未来几天安徽北部以及沿淮一带仍有强降雨过程,总体防汛排涝形势不容乐观。

淮河王家坝开闸分洪目击记

    新华社安徽王家坝7月10日电(记者 杨玉华)7月10日12时29分,王家坝闸自动化控制室,安徽省阜阳市防汛指挥部政委、市委书记胡连松对着控制台大声宣布:“按照国家防总和安徽省防总的命令,现在我宣布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泄洪。”

    话音刚落,控制台上人员轻点鼠标,瞬时,电脑屏幕上一排绿色的闸门图标陆续变成红色。

    随着王家坝闸门徐徐开启,刚才还平静等待的洪水顿时像脱了想缰的野马,一路奔腾呼啸着冲进蒙洼蓄洪区。13孔闸门13股水流,卷起层层浊浪,在水面激荡起一片片白沫。

    正在闸上操作间值守的张汉军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机器上闪动的流量数字,493,496……“现在这孔闸的瞬间流量达到近500了。”老张说着,嘴角微微抽动,眼睛有些湿润。

    “我在这闸上工作了20年,经历过3次开闸泄洪,就属这次最特殊,因为这是老闸拆除后重建的新闸第一次泄洪。”“很激动,很激动。”老张喃喃道。

    据张汉军介绍,去年建成的王家坝新闸自动化水平较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老闸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过去老闸都是半自动的,而现在全是计算机控制,只要一按鼠标,所有闸门自动开启,我们的任务就是看流量和压力数字有无异常即可。”

    和老张一样激动的还有王家坝闸下围观的群众,他们中一些人忙着拿手机拍照。穿着迷彩服,戴着“阜南民兵”红袖章的李家备正眯缝着眼出神地看着撒欢的洪水,边看边与身边的乡亲讨论。

    李家备说,他家住在王家坝北边的王塔乡,今年的大水让他们村遭受了多年未遇的涝灾,“地里的玉米、西瓜全部绝收!家里也进了尺把深的水,水都没到脚脖子了!”“今年的水真大!1991年、2003年的水都没这么大!”

    虽然自己家里进水了,但是李家备却顾不得那么多。昨天晚上6点他接到村武装部的通知要求紧急支援蒙洼蓄洪区居民转移,作为村民兵队的一员,他立即和其他100多名民兵火速赶赴蒙洼。从昨天晚上6点开始忙到今天早晨9点,帮助蒙洼村民转移粮食、牲畜、财产。“一晚没睡,终于把村民和财产都安全转移到庄台上了。”李家备告诉记者,在转移中,也有些老百姓不理解,认为天晴了,而且蓄洪区内也没有水,庄稼长势正好,没有必要行洪,但是,经过说服宣传,村民最终还是配合转移了。“只有老百姓理解配合全部转移走,行洪才安全!”李家备说。

    和李家备一样,烈日下的李刚也感到今年的洪水来势凶猛。这位年纪30有余的小伙子生在蒙洼长在蒙洼,每遇洪水便举家转移,这成为他成长经历中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么些年来,国家的防洪调度是越来越好,转移的损失也越来越小,这次我们是转移到保庄圩内,生命和财产都很安全,只是蓄洪区内的7亩玉米地是保不住了。”

    即便这样,李刚仍是很理解国家的行洪安排。“这里的确不适合人居住,一遇到洪水就受淹。”“那你为什么不搬迁到蓄洪区外呢?”记者问道。李刚苦笑了一下,“想搬啊,可往哪搬呢?”正说着,李刚的妻子抱着儿子走过来催他回家。看着他胖胖可爱的儿子,记者追问:“你的孩子将来会不会还住在蓄洪区?”刚走了几步的李刚听见记者的问话停下脚步,回头坚定地回了一句:“不可能!”说完,抱着儿子朝保庄圩走去。

    据了解,安徽省从7日开始全流域出现强降雨,进入8日淮河安徽段压力加大。从7日下午,蒙洼前线指挥部就开始准备蓄洪前的20项预案,包括公安、交通、粮食、民政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提前谋划、提前安排。在接到国家防总启用蒙洼蓄洪区命令后,蒙洼蓄洪区所在的阜阳市阜南县迅速启动,出动了所有乡镇的得力干部参与转移蓄洪区内的群众和牲畜及各种易燃易爆和污染品,从7月9日晚上至10日5时,经过一夜紧急转移,共转移群众3684人。

 
 
 相关链接
· 淮河防总:迎战洪水|国家防总Ⅱ级响应|安徽应对
· 安徽五河紧急开展排涝救灾工作
· 安徽普降大到暴雨 受灾面积扩大 11万人日夜防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