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启用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等5行洪区泄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7月11日电(记者蔡敏)安徽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11日通报说,继蒙洼蓄洪区分蓄洪水后,11日安徽省又相继启用了上六坊堤、下六坊堤、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五大行洪区,加大洪水下泄速度。

    这是安徽省霍邱县姜唐湖开闸分洪的景象(7月11日摄)。为减轻淮河干流洪水压力,7月11日15时许,作为临淮岗洪水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淮河姜唐湖蓄洪区开闸蓄洪,这也是目前淮河安徽段两日内启用的第2个蓄洪区。姜唐湖圩区上万名群众均在开闸前得到妥善安置和转移。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安徽省防指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当前的汛情看,润河集至王家坝河段汛情大于2003年,整体上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11日4时,王家坝站出现洪峰水位29.59米,比2003年最高水位高0.17米,并且回落的速度缓慢,到11日15时仅下降0.07米,十分罕见。根据预报,润河集洪峰水位将与2003年最高水位基本持平。

    根据汛情,国家防总、淮河防总调度科学、适时、有效,安徽省委、省政府顾全大局,相关市、县服从命令,贯彻有力,组织周密,继蒙洼蓄洪后又先后启用5大行洪区泄洪。目前,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淮河姜唐湖蓄洪区开闸蓄洪

    新华社临淮岗(安徽)7月11日电(记者葛如江、杨玉华)11日下午3时20分,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作为临淮岗洪水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淮河姜唐湖蓄洪区开闸蓄洪,这是淮河安徽段两日内启用的第二个蓄洪区。

    根据有关行洪规定,当淮河润河集水位超过保证水位并继续上涨时,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将启用姜唐湖蓄洪区蓄水分洪,减轻淮干洪水压力。

  按照开启顺序,第一次闸门开启0.5米,14孔闸门全部开启至同一高度后,闸门无异常震动,下游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将二次抬高闸门。经过四次提闸,约14个小时后,闸门开启到5米高。

7月11日,几位农民搬运家当从蓄洪区转移。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此次姜唐湖蓄洪区的启用是继10日淮河蒙洼蓄洪区启用后,淮河安徽段两天之内启用的第二个蓄洪区。而该蓄洪区作为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的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启用也是今年临淮岗工程竣工后首次投入汛期洪水调度。

    姜唐湖蓄洪区原为姜家湖和唐垛湖两个蓄洪区,是淮河正阳关以上两个低标准的行洪区,截止到2003年已分别启用了14次和15次,现状防洪标准约4年一遇。频繁行洪使群众的财产屡遭损失。临淮岗工程的建设使姜家湖和唐垛湖联圩改为姜唐湖蓄洪区并提高标准。

    7月11日,安徽省霍邱县临淮岗乡农民搬运家当从蓄洪区转移。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据介绍,此次姜唐湖蓄洪区启用,可以增加正阳关以上7.6亿立方米的调蓄库容,对保证淮北大堤的安全,降低正阳关水位起到重要作用。

特写:目击邱家湖蓄洪区扒堤蓄洪

    新华社颍上(安徽)7月11日电(记者 马姝瑞)11日16时49分,安徽颍上县邱家湖蓄洪区坝堤成功挖开,第一个进洪口开始进洪。比安徽省防指要求的下午5时开始蓄洪的命令提前一分钟。顺着宽约10米、深3米的进洪口,淮河的漫漫黄浊洪水好像忽然间变成了听话的小河,乖乖地流进了邱家湖蓄洪区。

    而此前,由于没有闸门,邱家湖蓄洪区原本设计使用炸堤方式,才能开堤进洪。

    “但是炸堤的方式,需要调用几十个工兵,这次蓄洪时间紧迫不允许,再说运输炸药也很不安全。”颍上县水务局胡波局长指着刚刚挖开的进洪口说道。一边说着,刚刚还缓慢流过进洪口的洪水流速慢慢加快,挖开的堤坝两侧,不时有被水冲刷松动的土块掉落水中。

    随着总数3个或4个进洪口逐渐挖开,每个进洪口之间间隔的一段段堤坝就这样一点点地被洪水蚕食,直至全部自然冲开。最终堤坝“断口”将有100米至200米,预计最大通过的洪水量可以达到1000立方米每秒。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淮河边的穆道猛来说,如果不得不蓄洪的话,他情愿选择开挖扒堤的方式。

    在邱家湖蓄洪区内,有穆家5块土地,面积加起来有8亩。“我们这里都种杂交稻,亩产低的都有千把斤。”穆道猛望着蓄洪区内一望无际的田地说。在他身边,第二道进洪口已经开始冒出洪水。

    村民们说,蓄洪之后蓄洪区内的土地质量会受到损伤。由于洪水携带着大量泥沙而来,大面积的土地将被沙化,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恢复,原有的排灌等农田基础设施也会受到损伤。

    “行蓄洪区的老百姓都知道,只要是国家批准建设的行蓄洪区,按照国家要求进洪,我们的损失都会得到补偿。”对这一点,穆道猛显得很放心。尽管为损失的庄稼感到痛心,他还是积极地参加了大堤的巡防工作。

    胡波告诉记者,等到淮河水位退了以后,蓄洪区内的洪水就将顺着这次挖开的进洪口“原路返回”,坝堤则再次填上,区内的老百姓也可以逐渐展开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

 

回良玉主持防总紧急办公会议部署淮河减灾救灾

    6月29日以来,淮河流域出现了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淮河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自2003年以来再次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王家坝断面水位于7月10日11时达到29.38米,超过保证水位0.08米,且仍在继续上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7月10日上午在国家防总指挥中心主持召开紧急办公会议,通过异地视频会商系统与淮河防总和河南、安徽、江苏防指进行紧急会商,全面分析淮河的雨情水情和水利工程情况,决定启用蒙洼蓄洪区分蓄洪水,并对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减灾救灾工作作出进一步安排。

王家坝开闸分洪:巨大经济损失换来四大防汛效益

    国家防总经过多次联合会商,综合淮委、河南、安徽及专家意见,上下游统筹兼顾,权衡利弊,最终果断决定启用蒙洼蓄洪区。

    11时05分,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宣布蒙洼分洪调度命令。此时王家坝水位已达29.38米,超过保证水位0.08米。

    12时30分,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开启,向蒙洼蓄洪区分洪。

三大调度措施将淮河"控制洪水"转变为"管理洪水"

    安徽省防指副总指挥、省水利厅厅长纪冰10日下午说,针对淮河汛情,安徽省防指主要采取了“上控、中导、下泄”三大调度措施,将“控制洪水”成功转变为“洪水管理”。

民政部工作组10日抵皖 安徽省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10日上午,民政部工作组到达安徽省,指导救灾工作。工作组到达后立即赴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灾民。

 
 
 相关链接
· 今年淮河第二次洪峰经过王家坝 水位高达29.59米
· 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流域性洪水 洪峰已过王家坝
· 洪泽湖水位上涨速度趋缓 淮河上中游分洪作用显
· 淮河防汛形势严峻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 安徽向淮河洪涝灾害地区下拨应急救灾款280万元
· 王家坝开闸分洪:巨大经济损失换来四大防汛效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