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特写:洪水中安徽交警用身体为撤离群众作路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7月14日电(记者 代群)淮河流域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后,为了顾全大局,安徽省先后启用7个行蓄洪区,大批群众和物资被紧急疏散转移。在道路路标被洪水冲毁的情况下,安徽交警们毅然跳入水中,用身体给撤离群众作路标。群众安全撤离了,交警们却有多人生病和受伤。

    7月10日上午,淮河水位持续上升,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阜南王家坝闸奉国家防总命令开闸行洪。

    滔滔洪水在流向蓄洪区的同时,也导致内河水位上涨,位于S202线省道苗寺大桥下的谷河水位涨至桥面1米,使这条通往抗洪一线王家坝的唯一通道严重受阻。

    为确保救灾车队和撤离群众通行,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交警大队倾尽警力连续奋战30个小时,但因水位持续上涨,大批救灾车辆和撤离群众通行困难。

    汛情就是命令。阜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长夏怀金得知情况后,于11日凌晨4时30分带领支队机关和直属一、二大队30名民警火速赶赴现场增援。

    S202线省道谷河上的苗寺大桥全长约70米、宽15米。11日晨5时许整个桥面及桥两端一华里处积水达到0.8米,如不在道路上设置拦水堤,洪水将漫至桥两端的城关、龙王等四个乡镇,继而危及县城安全。而设置拦水堤给通行的车辆又带来困难。

    面对此情,全体参战交警在夏怀金支队长的指挥下,在桥两端的道路边拉起警戒线,引导过往车辆;利用警用吉普车为车队开道,缓解了受阻的状况。

    然而,更为复杂的形势随之而来。早上8时后,由于内河水位上涨淹没了乡间道路,大批外出撤离的群众拥至大桥,而此时桥面上水位已涨至1.2米左右,通过的车辆又接连在桥上熄火,面对滞留在水中的车辆和大批拥挤而过的群众,先前设立的警戒带已不起作用,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

    “下水!” 夏怀金支队长带头下到齐腰深的水中,40余名交警随即跟进,在水中分列成两排充当路标,一方面引导群众安全通过,一方面及时推出水中熄火的车辆。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

    交警们整整在水里泡了一天,多名交警的脚被划伤,一些交警第二天开始生病发热。到晚上8时许,交警们从水中推出各种车辆21台,安全引导过桥群众数万人。

    特写:“在困难时刻还要靠政府”

    新华社江苏盱眙7月14日电 (记者 孙彬 凌军辉)  “要不是政府抢救及时,我就没命了。”王兆顺老人和老伴正在吃晚饭,看到记者进来,他急忙放下筷子说:“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要真心感谢共产党。”

    79岁的王兆顺老人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他和老伴行动不便。9日晚上,淮河流域普降大暴雨,淮河水位陡涨,居住在江苏省盱眙县城顺河街老船堂子的224户居民家中进水,最深处洪水齐腰深。王兆顺老人家中东西都被淹在水中。老人一急,血压升高了!

    洪水就是命令!盱眙县有关领导得到消息后,急忙采取措施,动员灾民搬迁,并把盱眙县三中作为安置点。目前,有100余户灾民投亲靠友,7户灾民住在了三中。王兆顺老人被政府工作人员背到了这个安置点安顿下来。

    7月14日下午5点,记者来到江苏省盱眙县的淮河灾民安置点——盱眙县三中,采访灾民安置情况。此时,经过几天的吃药调理,王兆顺的血压已经降了下来。

    在教学大楼拐角处的一个教室里,住着李江荣一家,55岁的老李刚得了个孙子,她还陶醉在“抱孙子”的喜悦之中。28岁的段炼9日才“荣升”为爸爸,好像还不太习惯。26岁的新妈妈朱志萍高兴地看着刚刚入睡的小宝宝,一脸的幸福。朱志萍说:“8日离家到医院,9日生孩子后家里就进了水,有家难回。”段炼调侃道:“我们就当是旅游度假吧。”

    在另一间教室里,还住着5户人家。几家人患难与共,十余口人一起吃“大锅饭”。记者看到,有鱼、韭菜、洋葱、冬瓜,还挺丰盛。44岁的灾民张广霞说:“在困难时刻还要靠政府。”

 
 
 相关链接
· 救灾应急机制经受洪水考验 制度与运行日趋完善
· 江苏4.7万因洪水被紧急转移的灾民正在得到安置
· 新疆鄯善县遭遇特大洪水 各部门已积极部署抢险
· 淮河洪水正在从江苏境内的4大通道加速入江入海
· 黄河下游小浪底-花园口突发洪水预报能力提高
·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投入使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