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干流全线仍超警戒水位,未来天气形势不容乐观
新华社合肥7月14日电(记者代群)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负责人7月14日说,淮河干流全线仍超警戒水位,未来天气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淮干全线仍超警戒水位,蚌埠以下河段还在缓涨。7月14日15时,王家坝水位28.11米,超警戒水位0.61米;正阳关水位25.78米,超警戒水位1.78米,蚌埠吴家渡水位21.01米,超警戒水位0.71米,比昨日涨0.05米。
据气象部门预报,14日至15日淮河流域中北部仍有较强降水。18日前后安徽省还有一次降水过程。同时,7月14日白天到夜里,河南省信阳、周口、驻马店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局部暴雨。
淮河上游再降暴雨 国家防总紧急部署迎战淮河第二次洪水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姚润丰)记者14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受降雨影响,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将很快止落回涨。另据预报,未来几天淮河流域还有较强降雨过程,淮河王家坝可能再次发生超保证水位的洪水。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13日,淮河上游及淮南山区再降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河南南湾水库和石山口水库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分别为150毫米和316毫米,导致淮河上游部分支流水位止落回涨,河南南湾、石山口水库水位快速上涨。
为减轻下游河道防洪压力,河南省科学调度,充分利用水库拦洪蓄洪,将南湾水库入库流量2760立方米每秒削减到295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89%,将石山口水库入库流量2483立方米每秒削减为2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92%,防洪作用十分显著。
“当前,淮河堤防洪水浸泡时间长、水位高,再遇大水,极易出险,防守难度加大,淮河防汛抗洪形势更加严峻。”程殿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为此,国家防总14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沿淮各地要再接再厉,坚决克服疲劳和麻痹思想,发扬98抗洪精神,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些,把情况想得更复杂些,从最不利处着想,切实强化各项防御措施,统筹考虑、科学调度各类水利防洪工程,进一步加大巡堤查险力度,加强险情抢护,确保防洪工程安全。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提前做好安全转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针对今年我国局部强降雨等极端致灾性天气偏多,一些水库出险、垮坝,严重影响水库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防总14日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今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预测预警预报,及时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加大巡坝查险力度,发现险情及时抢护,严肃防汛纪律,严禁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同时要加强在建水库工程和其他涉水工程的安全管理,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安徽省防指:安徽淮河干支流堤防险情在增加
新华社合肥7月14日电(记者代群)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14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说,由于高水位长时间的浸泡,安徽淮河干支流堤防险情在增加。
截至7月13日16时的统计,淮河、滁河等干支流共出现险情512处,比12日增加45处,其中淮河流域328处,增加39处。险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安徽省防指有关负责人说,当前,安徽省淮河干流水位仍全线超警戒水位,蚌埠以下河段停滞缓涨。在第二次淮干洪峰正在通过蚌埠河段之际,王家坝以上又正在形成今年以来的第三次洪水过程。
安徽采取四条措施积极准备迎战淮河第三次洪峰
新华社合肥7月14日电(记者代群)记者7月14日从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安徽已采取四条措施积极准备迎战淮河第三次洪峰。
自王家坝7月3日超警戒水位以来,淮河防汛抗洪已进入第12天,容易产生疲劳厌战情绪;淮河干流全线仍超警戒水位,各类堤防防守压力加大;第三次洪峰又即将到来,未来天气还难以准确预测。总体上淮河防汛抗洪形势依然严峻。
安徽省防指有关负责人说,安徽省防指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督促各地加强淮河干支流堤防的防守;二是抓住当前水位回落的有利时机,加快排涝进度;三是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变化,加强预测预报,加强调度,积极做好防御第三次洪峰的各项工作;四是高度关注水库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进一步关注颍河、涡河等支流来水,做好淮河各类支流的防汛应变工作。
16万人坚守在安徽淮河防汛抗洪第一线
新华社合肥7月14日电(记者代群)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有16.6万人坚守在安徽淮河防汛抗洪第一线,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
截至7月14日12时,安徽全省累计积水自然村6265个,通过积极抢排,已有5680个自然村排完积水,尚有585个正在抢排中。
据安徽省民政、水利部门统计,到13日12时,安徽全省有14个市、67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1489.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91.4万亩,其中绝收632万亩;倒塌房屋4.99万间,损坏房屋16.77万间;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仅水毁水利工程就达2.5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