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商务部部长助理表示政府有能力保障猪肉市场供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

  5月中旬以来经历两次明显上涨

  最根本的原因是猪肉供不应求

  我国猪肉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列世界第一,猪肉产销状况直接关系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5月中旬以来,我国猪肉市场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上涨行情:一次是5月下旬,一次是6月底7月初(见图表)。猪肉价格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猪肉供不应求,拉动价格上涨。

  首先,我国生猪以分散养殖为主,由于信息传导不畅,经常发生“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交替出现的周期性波动。2006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养殖户为减轻损失,宰杀母猪,贱卖小猪,导致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严重不足。据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调查,今年5月份生猪存栏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5%—20%左右,主要屠宰企业的生猪屠宰量也出现明显下降,上市猪肉明显减少。

  其次,部分生猪主产区发生生猪蓝耳病等疫情,造成母猪流产、死胎,生猪存栏进一步下降。由于担心疫病带来的风险损失,养殖户在当前猪价升高的情况下,补栏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尤其是不敢补充母猪。据对部分种猪养殖企业调查,6月份后备母猪销售量同比下降了20%—30%。

  再次,国内外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加大养殖成本,对生猪供应产生不利影响。受深加工需求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国内市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

  此外,今年夏天我国部分地区持续高温,严重洪涝灾害频发,不少道路中断,给产销区之间的生猪及猪肉调运造成很大困难。

  确保消费者吃得上肉吃得起肉

  预计年底供求矛盾明显缓解

  为了稳定猪肉供应,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发改委牵头,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共同参加的工作小组。商务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测和调运,稳定供应。

  解决猪肉供求矛盾,要从生产、流通两大环节入手。一是加强市场供求和价格监测,商务部5月下旬及时启动了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二是做好产销、供求衔接;三是根据应急预案加强市场调剂,为保障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的猪肉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商务部已经投放了部分国家储备肉;四是加强肉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了6个检查组,对全国17个省市生猪屠宰和肉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相信通过这些工作,会逐渐缓解当前生猪供需之间的矛盾。

  由于从母猪产仔到猪肉上市,需要半年以上的周期。彻底解决猪肉供应偏紧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下半年一定时间内,猪肉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如果遭遇严重灾害或疫情,不排除局部地区肉价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经过各部门采取综合措施,预计今年底猪肉供求矛盾将明显缓解,价格也将逐步稳定在正常价位。

  党中央、国务院对猪肉价格上涨问题非常重视,指示有关部门努力采取各项措施,既要保障农民增加养殖收入,又要确保消费者吃得上肉、吃得起肉。(记者 杜海涛)

  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监测

  (商务部 朱 磊制作)

资料图片

    商务部:政府有能力保障猪肉供应 维持合理价格

    5月中旬以来,我国猪肉市场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上涨行情。据商务部监测,第一次价格上涨出现在5月下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白条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16.53元,较5月11日上涨16%。猪肉价格6月份比较稳定,但6月底、7月初再次上涨。7月4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上升到17.83元,较6月20日上涨7.2%。近日猪肉价格仍在小幅上扬,7月11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18.57元,精瘦肉每公斤平均零售价格超过22元。

    内蒙古五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猪肉市场稳定有序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获悉,内蒙古各级商务部门已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的监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肉品检验规程进行生产、检验。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打击私屠滥宰的行政执法活动,严厉查处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行为。工商部门加强对猪肉市场的监管,未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一律不准进入市场销售。卫生部门加强了对宾馆、饭店等肉品原料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肉品安全信息的统一发布,依法组织查处重大肉品安全事故。

 
 
 相关链接
· 商务部:政府有能力保障猪肉供应 维持合理价格
· 内蒙古五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猪肉市场稳定有序
· 商务部表示:猪肉市场供应有保证 尚未动用储备肉
· 工商总局通知要求加强猪肉市场监管 明确5项措施
· 广东省积极采取各措施增加猪肉供应平抑猪肉价格
· 工商总局出台五项制度 进一步强化猪肉市场监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