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张毅)记者20日晚从商务部获悉,为有效缓解当前香港市场生猪供应紧张局面,维护内地输港生猪长期稳定供应,在与香港特区政府密切沟通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增加代理机构,提高供应能力,完善内地供港生猪价格机制等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生猪稳定供港。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意见和有关业界要求,商务部决定,增加香港粤海(集团)广南行为供港活畜代理机构。广南行与五丰行享有同等代理权限。两家代理行和内地出口企业间可双向自由选择。
商务部决定进一步完善内地供港生猪价格机制,有效解决内外销价格倒挂引起的出口企业亏损问题,增强出口企业积极性,确保供应数量和质量。
为把好输港猪肉质量关,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已于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口岸进一步加强对注册猪场的质量监管,除认真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外,还要求各省市主管部门定期派人检查,质检总局、商务部将派督察组进行督查,以确保供港生猪质量安全。
商务部将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企业积极组织货源,保障香港市场充足供应。同时,五丰行、广南行主动表示要降低代理费;供货企业表示要保证货源优质、安全和稳定供应,共同为保证香港市场的供应而努力。相信通过各方共同配合,内地供港生猪数量一定能够保持稳定,质量安全也将更有保障。
内地是香港市场生猪供应的主要来源。现行的供港生猪管理体制和模式是历史形成的。为稳定香港市场和价格,国家确定华润集团下属五丰行作为内地供港活畜禽总代理。经过40多年的实践,这一供港体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五丰行通过长期努力打造的“五丰鲜肉”已成为香港市民心目中品质的象征。五丰行在保证供港生猪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为保障香港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以来,受国际及国内粮价持续上涨、猪疫病等因素影响,内地猪价不断攀升,目前的总体价格水平已突破16元/公斤,比年初上涨了36%。为照顾香港同胞利益,改善香港民生,五丰行努力维持内地生猪在香港市场拍卖价相对稳定,目前拍卖价仅比年初上调15.2%,低于内地猪价涨幅。由于内外销价格倒挂,供港企业发生亏损,遂使供港生猪货源组织困难,自7月以来,供港生猪数量出现一定波动。

孙政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千方百计恢复生猪生产
7月16日-17日,农业部召开畜牧生产和动物防疫专题座谈会,专门研究当前畜牧业生产和动物防疫问题。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把生猪生产搞上去。
孙政才说,当前畜牧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从生猪发展看,问题是供给偏紧;从奶业发展看,问题是比较效益下降;从动物疫病防控看,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期生猪生产呈现的价格波动、供给偏紧情况,主要是由于前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饲料成本上涨,效益下降,局部地区疫病影响,散养户数量下降,发展规模养殖面临一定困难,主销区生猪生产萎缩,城乡消费需求增加。

(资料图片)
商务部就猪肉市场形势答问:政府有能力保障供应
我国猪肉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列世界第一,猪肉产销状况直接关系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最近,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记者就猪肉市场供求形势问题,采访了商务部黄海部长助理。
问:入夏以来,各地猪肉价格普遍上涨,消费者对此非常关心。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当前猪肉市场的供求形势?
答:5月中旬以来,我国猪肉市场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上涨行情。据商务部监测,第一次价格上涨出现在5月下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白条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16.53元,较5月11日上涨16%。猪肉价格六月份比较稳定,但6月底、7月初再次上涨。7月4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上升到17.83元,较6月20日上涨7.2%。近日猪肉价格仍在小幅上扬,7月11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18.57元,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超过22元。
各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保障猪肉市场平稳运行

资料图片:消费者在超市内选购生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