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青少年通过文明礼仪行动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7月21日,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受到表彰的教师代表在领奖。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吴晶)“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生王子菲这样诠释她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21日上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照华出席会议。全国500多个单位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荣誉称号,近2万名青少年和教师受到表彰。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精神,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关爱成长行动组织委员会于2006年2月启动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迄今这项活动已累计向延安市宝塔区驻港部队希望小学等300多所贫困地区中小学捐赠价值60多万元的文明礼仪教材。共有500多所中小学校、数百万名青少年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活动。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积极探索针对实际、富有趣味、贴近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文明礼仪普及活动。深圳清华实验学校的3300多名小学生行动起来,一年级以绘画方式表现文明风气,二年级自拍DV展现道德风尚,三年级用演讲比赛倡议“做文明人”,四年级用摄影机记录生活中的文明镜头,五年级举办手抄报展览,六年级开展征文竞赛。

    “大量的实践记录作品记录着孩子们的心灵成长历程,他们在文明实践中学会了去伪存真。”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教师全书艳说。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的12所中小学的6万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学生通过拍摄DV短片,制作动漫等方式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荣辱,知晓礼仪。中学生参加用餐礼仪培训后,食堂工作人员发现学生就餐后桌面和地面整洁多了;小学生开展了“向长辈问一声好,做一件家务事”的活动,家长们纷纷反映孩子懂事了,勤快了。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王子菲说:“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己对社会又有何用?”

    四川省成都市什邡中学校长胡晓明说,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将使青少年终身受益。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时训西认为,青少年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需要。

    “我们将用行动来赢得别人的尊重,以文明的名义去赢得中国和世界。” 王子菲说。

 
 
 相关链接
· 刘延东会见参加“相聚国旗下”活动的香港青少年
· 郑州青少年暑期可免费或优惠游玩公共体育场
· 教育部要求暑期青少年活动场所每周一次免费开放
· 教育部:暑期青少年活动场所每周一次"免费开放"
· 打击网络淫秽色情行动是保护青少年的重要举措
· 马成果建议:莫让青少年陷入“唯分数论”怪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