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7月21日电(记者王金涛)截至20日,重庆市受灾严重地区基本恢复正常供电。记者从重庆市电力公司了解到,绝大多数10千伏配电设施已恢复正常运行,现已恢复42条线路供电,目前98%的配电线路已正常供电。
据统计,由于重庆遭遇罕见的雷电暴雨和洪水袭击,7月16日至19日,重庆电网累计有78条35千伏及以上线路跳闸,558条10千伏线路跳闸、停运。
7月19日以来,重庆电力公司全面展开电网灾后抢修工作,及时启动了重大灾害性气候应急处理预案,迅速成立了抗洪抢险指挥小组,紧急召开应急防汛抢险电话会,作出全面抢险部署。公司员工众志成城抗击洪灾,全力抢险保供电。据初步统计,公司系统直接投入应急防汛抢险的人员超过23000人次,出动车辆超过4000台次。
受灾最重的是重庆璧山县电网。璧山电网在此次强雷、暴雨中,因线路雷击故障而停电的有25条,因水淹而被迫停电的有32条。其中璧山县城5条10千伏线路全部因水淹而被迫停电;璧山县城有72个低压供电台区被水淹,其中16个配电房被淹;璧山农村有5个低压供电台区被水淹;电杆被水淹886根,10千伏高压电杆中有2根被洪水冲倒。
据介绍,目前璧山县城85%的区域已恢复正常供电,农村地区70%已恢复正常供电,10千伏线路已全部送电。璧山县党政机关、自来水厂、天然气、电信、电视台、医院、居民小区等均已正常供电。
目前重庆电网主网安全稳定运行,500千伏西电东送通道畅通,抗洪抢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7月20日,重庆市璧山县璧城街道辖区内的农民在分领从地里抢收回来的蔬菜。 当日,记者从重庆市璧山县防汛总指挥部了解到,自7月18日以来,遭受特大暴雨侵袭的重庆市璧山县境内的洪水已陆续退却,灾区的生产自救工作已全面展开,力争将洪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暴雨洪灾643万人受灾 死亡42人失踪12人
记者19日16时从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16日以来的暴雨天气过程已经造成重庆市33个区县的64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2人,失踪12人。
自7月以来,重庆市24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的有31个区县,超过200毫米的有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璧山县等7个区县。
截至重庆市防汛办19日16时统计,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已造成重庆市33个区县的411个乡镇、643万人受灾。因灾倒塌房屋3万间,死亡42人,失踪1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2千公顷。
汪洋强调:特大灾情就是命令 抗洪救灾就是考验
继17日下午重庆市政府召开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19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又紧急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指出,抗洪救灾依然是重庆市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保持高昂斗志,坚持连续奋战,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各项工作,努力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重庆市陈家桥镇7·17特大洪灾受灾群众有序返家
7月19日晚,在确定无暴雨洪水、房屋无垮塌隐患、消毒防疫三项条件具备后,重庆沙坪坝区陈家桥镇7·17 特大洪灾被转移的受灾群众开始有序返家。
重庆主城区7月17日发生罕见特大暴雨灾害天气,遭遇百年不遇强降水的陈家桥镇地区降水量达350毫米,由此引发附近粱滩河河水陡涨,河水迅速漫进低于河床的陈家桥镇,共有3000余户近万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截至7月18日下午6时,陈家桥镇抢险指挥部以各种方式疏散受灾群众1万余人,均被妥善安置。
中央财政向重庆下拨中央自然灾害补助费4000万元
2007年7月19日 7月19日,民政部会同财政部下拨4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费,帮助近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重庆市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