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汪洋强调:特大灾情就是命令 抗洪救灾就是考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0日   来源:重庆日报

    继17日下午重庆市政府召开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19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又紧急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指出,抗洪救灾依然是重庆市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保持高昂斗志,坚持连续奋战,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各项工作,努力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7月16日午后开始的这次雷暴雨天气,给重庆市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截至18日晚10时,全市有31个区县(自治县)、368个乡镇(街道)、613万余人受灾,因灾死亡38人,失踪14人,伤病1785人,紧急转移安置28万余人;村民住房倒塌近3万间,损坏7万余间;1043家企业受灾,厂房垮塌面积近3万平方米,设备受损1万余台;农作物受灾面积183千公顷;部分地区水利、电力、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4.73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8.92亿元。

    汪洋指出,重庆市前段抗洪救灾工作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雨情百年罕见,灾情局部严重,抗洪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一阶段性胜利,一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各部委倾力帮助,为抗洪救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二是重庆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抗灾减灾创造了重要物质条件;三是广大群众积极抗灾自救,展示了重庆人在困难条件下自强不息、互帮互助的良好品格;四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带头表率作用,为抗洪抢险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五是驻渝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和广大公安干警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确保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最重要的力量。

    据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报,这次降雨过程将持续到22日。汪洋指出,宁可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抗洪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做到思想不麻痹、工作不松懈,汛期没有结束之前,继续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搞好宣传发动,完善防洪救灾措施,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对不负责任、擅离职守的,要给予严肃处理。要把减少人员伤亡作为最重要的原则,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措施,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搞好灾区防疫治病工作,特别是把避险转移安置的暂时集中居住区作为重点区域,确保大灾之后不发生疫病流行;加强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的监测管理,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他指出,要根据当地水情、雨情、汛情和灾情的变化,及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要制定灾后重建预案,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明确灾后重建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时序安排、时间要求、力量调度、资金组织等,确保重建工作有序开展。要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上级支持为辅,大力提倡城乡居民抗灾自救、相互帮助。要抓紧修复水、电、气、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为全面灾后重建提供必要条件。要顾全大局,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坚决防止出现因为自身工作不到位而影响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要加强灾情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增强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救灾资金使用效率。

    汪洋强调,特大灾情就是命令,抗洪救灾就是考验。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抗灾第一线,摸实情、办实事,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勇敢站在最危险的紧急关头,做群众的“主心骨”。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分片包户责任制,组织干部深入受灾群众特别是发生人员伤亡的家庭,实行包户包人,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灾区和谐稳定。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就全市下一步抗洪救灾工作讲了具体意见,要求抓好水毁基础设施修复、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开展卫生防疫、排除各类灾害隐患、组织生产自救、建立完善综合救助机制、营造抗洪救灾良好氛围等七项重点工作。

    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通报了全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情况。

    市领导何事忠、范照兵、刘光磊、余远牧出席会议,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记者 余虎)

 
 
 相关链接
· 汪洋等重庆市领导出席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 2007中美经济合作洽谈会在渝举行汪洋出席开幕式
· 汪洋:渝东北地区要肩负历史重任 奋力开拓创新
· 汪洋王鸿举等在重庆会见来访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
· 打击跑官要官 重庆市委常委会十条规定清廉自律
· 汪洋:市委常委会将用全部心血为3100万市民谋利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