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调整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毅)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于7月23日联合发布2007年第44号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配合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鲜明的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格局,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外贸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二是中西部地区A类和B类加工贸易企业继续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

    这位负责人指出,此次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重点在于商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并在过渡期等方面做了妥善安排。总体上看,对促使企业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发展,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汇改2年中国进口提速 调节国际收支还需多方发力

    两年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两年后,以兑换1美元计算,人民币升值超过五角钱,人民币汇率弹性也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改革给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带来深刻变化。

    汇改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呈现“一增一减”趋势,出口减缓,进口开始提速。根据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两年来我国出口增速不断下降,由2005年上半年出口增速32.7%,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7.6%,下降5个百分点;同时,进口增速逐渐提高,由两年前的增长14%,提高到18.2%,上升4.2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近万亿美元

    海关总署发布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至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80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3.3%,其中出口5467.3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当月我国实现外贸进出口值为1796.3亿美元,增长21.3%,其中当月出口1032.7亿美元,增长27.1%;当月进口763.6亿美元,增长14.2%。

出口退税调整抑制顺差快速增长 缓解需多管齐下

    涉及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税率调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一旨在缓解贸易顺差、改变增长结构的政策引起多方关注。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政策的实施,出口退税调整对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将在短期内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中国长期贸易顺差格局不会改变,缓解顺差快速增长还需多方发力。

 
 
 相关链接
· 哈洽会: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国外经济合作项目多
· 商务部:我国初步构建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体系
· 吴仪出席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纪念座谈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