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海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2日   来源:经济日报

    “生产发展了、灯亮了、水清了、路宽了、地平了、话通了、房换了、吃好了,穿新了。”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上岗冲村党支部书记林成龙,这样形容农村的变化。据了解,2000年,上岗冲村集体有6万多元的欠账,到2006年达到净资产125.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997元提高到2294元。

    近年来,青海把有限的公共财力向社会事业领域、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和城乡困难群体倾斜,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青海省贵南县的杜海莲老妈妈今年77岁,多年来患有肺气肿。由于家中只有儿子一人挣钱,老伴又患有糖尿病需要经常吃药,家庭不堪重负。2003年,杜海莲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进行了两次手术治疗,现在病情已经得到控制。两次手术共花费40000多元,按照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报销了13000多元。

    自2003年开始,青海省在8个县开展了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100多万名农牧民成为这项惠农政策的受益者。青海建立健全了以家庭账户、大病统筹、大额住院二次补助和风险储备为基本制度,以特困人口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农牧民基本医疗保障政策体系。2005年底,青海实现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目前,青海省参与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人口近318万人,参合率达94.5%。

    青海省财政厅厅长张光荣说,近两年省级财政安排资金3亿多元在全省所有城镇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工作,为城乡居民编织了4张健康保障网,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

    在西宁市再就业劳动服务大厅,记者看到各个工作台前有不少待岗人员在咨询。西宁市标准件事业总公司的下岗职工徐如华,正在咨询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情况,他感慨地对记者说,2001年,他开了家干洗店,自2003年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后,3年来减免税费近万元。

    据西宁市就业办主任朱治平介绍,自2003年实施小额贷款政策以来,全市已经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300万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500多人,间接带动了4000多人就业。今年,为了给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担保,计划在西宁市8个社区推进信用社区建设。

    2006年,青海省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出台了11个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配套文件,并逐步完善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努力拓展就业岗位。2006年以来,青海省各级财政筹措就业再就业资金8.66亿元,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13万人,“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4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去年7月,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我低保户补助又增加了13元钱,说明政府一直惦记着我们。”西宁市城东区低保对象马玉兰说。

    2006年6月,青海省政府决定,从当年7月1日起,全省城市低保标准统一上调13元。据了解,自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9.09万户、21.26万名低收入居民被纳入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2.92万名农牧民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核定分类施保救助对象38万人。保障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现了“应保尽保”。(记者马玉宏)

 
 
 相关链接
· 中科院与青海签订第三轮合作协议 着眼人才培养
· "完科草原的好儿子"—记青海完科村党支部德才加
· 青海:祁连县牛毛帐房寺院成为特色旅游景点
· 我国投入4.7亿保护青海湖生态 初步遏制恶化趋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