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亚洲就业论坛在北京召开:就业问题挑战未来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张晓松、杜文景)虽然亚洲经济发展前景在该地区大部分国家被普遍看好,但有一个事实却严峻地摆在亚洲人面前:9亿多工人每日生活费不足2美元,10亿多工人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而到2015年前该地区还需要新增加2亿多就业岗位……

    记者从13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就业论坛上了解到,就业问题,正成为困扰未来亚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亚洲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将继续增长

    审视亚洲劳动力市场,不妨从供给开始。

    亚洲就业论坛提供的一份背景资料显示,在2006年到2015年期间,本已十分庞大的亚洲人口将再增加3.28亿,达到38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最具实质性的人口增长发生在南亚,那里的人口将增加2.11亿。

    2006年,亚洲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了18亿,占世界总数的近60%。随着亚洲人口的增加,其劳动力数量到2015年将增加2.11亿。这意味着,该期间内全世界劳动力增长的55%左右将来自亚太地区。

    劳动力快速增长将给亚洲各国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政府必须创造条件雇用更多的新生劳动力,同时还要提高就业质量以减少贫困人口的比例。

    2015年大约44%亚洲人将生活在城镇

    人口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也随之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这就是过去、现在,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亚洲劳动力市场的最大特点。

    来自亚洲就业论坛的消息,在2006年至2015年期间,亚洲地区城镇人口预计将增加3.5亿,而农村人口将仅仅增加1500万。这将意味着,到2015年大约44%亚洲人口将生活在城镇地区。在这一城镇化进程中,印尼的速度最快,其次是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

    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将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预计,到2015年,亚洲将新增农业就业1.6亿,工业就业1.72亿,服务业就业1.98亿。一旦某一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无法提供足够的城镇就业岗位,大量农村移民将不得不在非正规经济中的低技能、低生产率和低报酬岗位上工作。

    非正规就业人数仍将占据主体地位

    收入不稳定,没有基本医疗、家庭津贴、儿童就学等社会保障措施,10亿多亚洲人正在服务于这样的非正规就业岗位。

    国际劳工组织预测,由于亚洲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非正规就业的范围仍将十分广泛,到2015年非正规就业将占亚洲地区就业总人数的60%左右。其中,南亚的这一比例最高,将超过70%,其次是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约占55%,东亚地区约占50%。

    非正规就业将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性别不平等在非正规就业中就十分普遍,妇女集中在较低的级别,收入比男性少得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山东出台文件将建立城乡"双零"家庭就业援助制度
· 截止到2007年6月底 西藏95%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
· 重庆市25个区县零就业家庭将在2007年年底前消除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库移民培训就业工程正式启动
· 辽宁设立就业援助资金 困难大学生找工作给补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