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李志勇)20日是北京单双号限行最后一天,也正好是周一上班出行高峰,为保证市民出行,北京公交延长了早高峰的时间,并增加车辆771辆,日发车次数将突破16万次。
为保障市民的正常出行,北京公交将20日早高峰提前到6时,向后延长到9时,晚高峰从15时30分到19时30分。并继续加大回龙观、望京、天通苑等100多个居民小区的运力。
如从德胜门开往昌平的345路快车将增加108个车次,从德胜门通往回龙观小区的344路快车将增加56个车次,绕三环的300路将增加56个车次,通往望京小区的420路将增加85个车次等。同时,1000名区域调度巡视人员在700多条运营线路的重点路段上灵活调动车辆,2000多名干部管理人员、青年志愿者也到一线维护站台秩序。
北京地铁的早高峰从原来的7时至8时30分改为6时30分至9时,晚高峰由原来的16时30分至18时30分调整为14时30分至19时,全日将开行列车1618列,运力将比平时提高15%。
同时,低峰时段行车间隔缩小,由以前的6到8分钟缩短为4到5分钟,末班车向后延长1小时。为防止临时大客流的出现,地铁运营公司在古城、四惠、回龙观车辆段分别提供不少于3组预备车,土桥、太平湖车辆段分别提供2组以上预备车,根据客流变化适时加开临客。


在北京市区一条主干道上,车辆排起了长龙(8月9日摄)。为了给制订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北京市将于17日至20日实行机动车单双号出行方式,预计每天大约可停驶130万辆机动车,以全面测试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北京单双号出行首日:百万辆汽车停驶换来二级天
17日早晨6时,北京正式进入机动车限行第一天,约130万辆双号车牌的机动车没有上路行驶,而北京的空气质量也由预测中的轻微污染转为二级良。
此前,北京环保监测中心16日做出预测显示,17日的污染物指数将在90到120之间,三级轻微污染的可能性较大。环保监测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每天的空气质量的统计时段是从前一日的12时至当日12时,削减机动车出行是从17日6时开始,所以影响17日空气质量只有6个小时的限行效果。
北京机动车限行期“电子眼”全程识别“单双号”
好运北京赛事期间实行车辆单双号行驶错峰上下班
北京市机动车限行3天空气质量良好
19日,周日,北京进入机动车限行的第3天,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一片繁忙。

北京东二环建国门桥区的车流。图为限行首日8月17日7时37分拍摄。卓恩森 摄
“17日、18日、19日,北京连续3天的空气质量为良,而这3天的气象条件都属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状况。”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站长、高级工程师赵越说,在机动车限行经历过48小时后,北京空气质量的变化已经能够体现机动车减排的效果,监测数据显示,与机动车排放污染有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污染物积累的速度较之通常同等气象条件下明显减慢。“这说明大量停驶机动车对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是有效的。”
北京机动车限行首日公交客运总量达1858万人次
记者18日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北京机动车限行首日,北京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185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限行”第一天,北京公共交通客运总量比上周同期增加10%,其中地面公交增加97万人次,地铁增加20万人次,出租车增加40万人次,郊区公交增加13万人次,公共交通平均时速由每小时14公里提高到每小时20公里。

2007年8月18日,车辆行驶在北京市西二环路上。 8月17日至20日“好运北京”赛事环境测试期间,北京市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 新华社记者 高学余 摄